“這話得問你啊,老夫怎么知道!”楊綝再度翻了翻眼皮,臉上寫滿了嘲弄之色,“反正在政局當中,古往今來,從沒有別無所圖之事。毫無所圖的,便是圣人。而在大唐,能稱圣的,向來只能有一個!”
“這……”張潛被噎得呼吸艱難,卻不得不承認,老狐貍說得全是事實。
政治斗爭中,從來沒有別無所圖這種事。自己越覺得別無所圖,外人便越覺得自己所圖甚大。到最后,誤會越來越深,自己就成了各方勢力的公敵!
“也罷!”又長長嘆了口氣,他不得不選擇向現實屈服,“我圖的是,讓先皇入土為安,別在他靈前流血。我圖的還是,各方無論如何爭斗,都別再傷及無辜!”
又長長地嘆了口氣,他的臉色苦澀無比,“您老先別忙著搖頭,如果有可能,我還希望,能讓先皇有個后人活著,別斷了他的香火。他這輩子,被親生母親逼迫,被權臣逼迫,被兒子背叛,被妻子和女兒……,總之,他已經活得夠苦了,我不想讓他死后,也不得安生。”
這是他的真心話。也是導致他沖動起來,不惜引火燒身的最大原因。
如果按照他所了解的那些歷史知識,接下來各方無論怎么斗,笑到最后的,肯定是李隆基。而李隆基卻是李旦的兒子,李顯的親侄。這說明,李顯僅剩下的兩個兒子,也全都沒得善終,全都被政治旋渦絞成了肉泥!
李顯對他有恩,他做不到,也無法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卻不聞不問。所以,沖動之下,他只能先挺身而出。至于這樣做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則是沖動情緒平息之后才想到的事情,當時根本顧不上!
插播一個app: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
“你,你說什么?先皇會絕后?新帝分明雖然不是太后親生,但是沒有他,太后怎么可能繼續監國?”沒想到張潛會給出這樣的答案,老楊綝饒是這輩子經歷風浪無數,也被震驚得長身而起,“至于譙王,譙王做事素來謹慎……”
反駁的話說了一半兒,他又頹然坐下,跟張潛一樣長長嘆息,“唉”
別人可能覺得張潛危言聳聽,而他,憑借自己三朝元老的經歷,怎么可能想不明白,如果任由各方勢力爭斗下去,張潛的預測,肯定會成為事實。
韋后在神龍皇帝生前,堅持立同為庶出的李重茂為太子,而拒絕召回已經成年的庶長子李重福,就是因為李重茂只有十四歲,便于掌控。
一旦韋后在權斗中失敗,新得勢者,要么繼續把李重茂當做傀儡,要么更換他人。若是前者,隨著李重茂年齡漸長,雙方沖突會越來越多,掌權者肯定會對譙王李重茂痛下殺手。若是后者,李重茂更沒機會活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