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有大將之才!”郭子興贊道,“只是你不知道,那徹里不花手下有三千蒙古色目騎兵,皆是百戰精兵,所向披靡,不好打阿!”
大元以武立國,戰無不勝的神話早已深入人心,普通的官軍大伙不怕。可一想到遮天蔽日的鐵騎,心中難免有些打鼓。
“義父,如果咱們打定主意守城,有些事就得提前準備。”朱五想想,開口說道。
“你接著說。”郭子興說道。
“剛才重八哥說的對,濠州城高池深,他騎兵再厲害也不能騎馬飛上來,咱們守就是了,只是咱們不知道要守多久。小五以為,當務之急是清點糧草,實行戰時供給!”
“何意?”郭子興坐直了身子,問道。
“官軍圍城,他們有朝廷糧草,再不濟可以搶百姓。咱們在城里只能吃老本,城里百姓軍兵十余萬,就是糧山都不夠呀。所以,所有的糧食分配都要集中管理,每人每天多少糧都要算,糧食就是軍心。”
朱五侃侃而談,朱重八在一旁不住點頭。說實話他有些看不明白小五這個兄弟了,剛認識的時候,以為他是個讀過書淪落江湖的小乞丐。
到后來發現小五兵法謀略無一不通,仿佛沒什么事他不懂不會的。這就不是讀過書這么簡單了,大戶人家的子弟也頂多是讀讀四書五經,小五這么博學,得看了多少書。難不成,這兄弟是個落難的公子,受過高人教導?
“五阿,你多慮了!”朱五以為自己說的有理,豈知郭子興說道,“城中的糧雖然不多,可是咱們幾千兄弟吃上個三五年還是夠的。”
藏的太深了,今天才說實話。朱五腹誹,一直以來這濠州到底有多少糧草,只有郭大帥本人知道。偏偏大帥天天說糧草不夠,哪知道竟然還有這么多。
就聽郭子興繼續說道,“不過這糧食也只能咱們吃,城里的百姓是顧不上,若是有幫著守城的青壯,俺也舍得分他們幾碗米。若不然,他們只能自求多福。有存糧的就吃,沒有就餓著。斷沒有用兄弟們的口糧,養他們的道理。”
朱五和朱重八對視一眼,皆是心中駭然。城圍住了就是死城,打多久誰都不知道,百姓家里那點存糧夠吃多久。若是打上幾個月,這城里要餓死多少人。
他倆這樣子落在郭子興眼里,隨即嘆氣道,“你倆還是年輕心軟,你們可知那劉福通在河南穎州那邊是如何做的嗎?先搶官府,后搶百姓,家有存糧者死。不然,他如何拉得出十幾萬人馬?跟他比,俺是善人!”
朱五沒接話,別的事還能恭維幾句,這事他實在接不上。戰爭是殘酷的,亂世也是殘酷的,可百姓是無辜的。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絕對的悲劇。
此時,門外忽然傳來馬秀英的聲音,“爹,餃子好了,是端進來給你爺倆,還是你們出來吃?”
郭子興站起來,“走,吃餃子!”說著,笑下,“重八阿,以后當了本帥的親兵,就是自家人,咱倆別的不多,餃子管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