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朱五正帶著士卒休息。
箭射進去卻沒個回音,眼看天快黑了,大伙有些心急。
二虎湊到朱五身邊,“五哥,等到啥時候阿,這些當官的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如俺帶人先打一陣。”
朱五伸手給他一個腦瓜崩,“你會攻城?”
“官軍咋打的,咱們就咋學唄!”二虎說道,“架上梯子往上爬。”
“你可拉倒吧,你那是送死!”朱五說道,“打仗得動腦子,不能莽撞,官軍打濠州的時候也沒硬來,照你的打法,多少兄弟夠死?”
正說著話,前面有人喊,“五哥,城上有人下來了!”
只見城頭上,吊下一個木筐。隨后一個讀書人模樣的中年人,從筐里出來。
“在下是定遠縣令的特使,尋義軍首領說話!”
二虎撓頭,“啥屎?”
朱五給他一腳,“帶過來!”
縣令的特使正是幕僚推薦的李善長,按理說他這樣的讀書人,又是大戶出身,對紅巾該是唯恐避之不及。
可他不一樣,他深知這大元朝已經病入膏肓。他這樣的南方士子,科舉都要低人三等,對讀書人都如此,這朝廷還有什么指望。
所以縣令讓他出城,他不但不怕,反而想看看,能攪動天下的紅巾,到底什么樣。
從城墻下來,就有幾個青年勁卒過來帶路。他暗中觀察,大部分的士卒雖說都在休息,卻全都席地而坐,兵器放在手邊,隨時可戰。
完全不像官軍亂哄哄的樣子,由此可見軍紀嚴明,訓練有素。很難得的是,這上千人的隊伍都是青壯,既沒有裹挾的百姓,也沒有搶來的女子。
“五哥,人帶來了!”
接李善長的人是藍玉,帶到朱五面前之后說了句話,又站到朱五身后。
李善長更加吃驚,對面的人太年輕了,身邊圍著的小將們,也太年輕了,若不是身上鐵甲滿是兵器打擊的痕跡,又人人身上帶傷,真像是鄉間的后生。
朱五老道來人四十多歲,穩重大方,不卑不亢的,心中升起幾分好感。
當下,笑道,“你家縣令有話說?”
李善長看看朱五,認定他是領頭,行禮說道,“敢問將軍大名!”
朱五淡淡的道,“朱五。”
身后的藍玉似乎覺得朱五這么說不夠威風,插嘴說道,“俺五哥是濠州左軍指揮使,濠州大總管紅巾軍郭大帥的義子!”
李善長早就聽過郭子興的大名,甚至郭大帥祖宗三代的事,他都打聽個遍,卻不知道郭子興有個義子。
不過,隨即老道朱五鐵甲領口處,布衣已被血水染成褐色,心下了然。
這年輕人,定是郭子興手下的猛將。
再開口,更可氣幾分,說道,“縣令大人托在下,問幾句話。”
“也沒啥問的。”朱五笑笑,“話,我在信里說明白了,投降保他的身家性命,不單是他,全城官吏,只要沒有民憤的,都可以保全性命家產。”
李善長心中微動,“有民憤的,如何?”
“宰了,給百姓出氣!”朱五笑道,“抄沒家財,充做軍資。”
“若是好官呢?”李善長又問。
“當然留著。”朱五說道,“繼續造福一方,為百姓辦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