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拍電影,還可以看表演,簡直太劃算了。
唯一讓人覺得可惜的是,他們沒辦法拍照。
有幾個小孩兒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不住,轉過頭看向自己的爸媽:“媽媽,我們接下來要做什么啊?為什么那么多攝像頭對著我們?”
“我們待會兒就看表演啊,攝像頭你別管了。”母親笑瞇瞇地說道,經過后臺的時候,她還看到了好多堆積在那里的樂器,很是期待。
做群演不僅有錢拿,還能帶孩子來感受音樂的熏陶,多好!
“小小蘇,這次葉老師她花了不少心思吧?”唐玥拍著蘇音的肩膀:“你簡直是我們的大功臣!”
“還好啦。”蘇音嘿嘿一笑:“我媽說了,陽哥都是花了錢的。好像投資的大頭都是在這上面了。”
“那挺好的啊,”汪星蕊開口道:“我們這電影賣點不就是這些音樂嘛,陽哥這是用在刀刃上了。”
一系列的調試和準備,足足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工作人員都知道,這是最后的一場戲了。在劇組的這三個月里,他們彼此相處得出乎意料的好。
那四個女團的成員不像大眾印象里的流量明星一樣,她們很刻苦,也從不耍大牌。
而周弋陽,更是個有求必應,對工作異常負責的老板。
一想到馬上就要殺青,大家心里其實是不舍的。于是對這最后一場戲更是認真百倍,不想留下一點的遺憾。
“開始吧!”蔣小良一聲令下,所有演員都進入了狀態。
節目單上最后一個節目,是來自西洋樂的一段交響曲演奏。
就在觀眾們聽完了音樂,準備起身離開的時候,民樂的學生們卻從后臺沖了出來,把他們的樂器都搬到了舞臺上。
“咦,還有彩蛋啊?”底下的觀眾不明所以,不過看到還有表演,都順勢坐了下來。
“節目單上沒有的啊?這還有贈曲的啊!”
同時沖進來的還有十多個穿著二次元衣服的觀眾,他們都是來支持千指大人的。
一些家長看到了他們的奇裝異服之后,還特別提醒到:“你以后長大了,可不能像他們一樣。”
古箏,琵琶,鼓,二胡,笙,揚琴……
這些很多人只在電視里見過的樂器,都出現在了舞臺上。
當最后一套編鐘被人小心翼翼地搬到舞臺的時候,觀眾們都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驚訝的呼聲。
“編鐘!”有小孩兒激動地站了起來。
最后一個上臺的老人,他穿了一身樸素的中山裝。花白的頭發之下,是一雙飽含深情的雙眼。
“是陳老。”幾個跟著葉空箐一起來的專業人士感嘆道:“葉姐,是你請來的?”
“陳老自己要來的,說是過一把做演員的癮。”
陳老,是申城民樂協會的會長,也是電影里校工的扮演者。(他為主角們提供了場地,又找出了珍藏許久的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