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隨便說。”周弋陽的聲音傳出來:“你聽過《夜空中最亮的星》嗎?”
“聽過聽過,”老板娘的兒子跑了出來,搶先答道:“我媽媽也聽過!”
“那你覺得,你眼中的最亮的星,是什么呢?”
老板娘抱起兒子,溫柔地給他擦拭臉上的汗珠:“我只有小學文化,其實不太懂。不過我理解的是,我最重要的東西。那應該就是我們一家人吧。我每天三四點都要起床,我老公送外賣送到凌晨一兩點。可我們都不覺得累,就因為我們一家三口都越來越好了啊。”
“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啊,每天能多賣兩個煎餅,我就很開心。娃娃明年上小學了,他要是能好好學習,那我就放心了。你這首歌我覺得挺好聽的,孩子也喜歡。”
第二個鏡頭,對準的是申城一所雙非大學的圖書館。
鏡頭前的男生時不時撓撓頭,時不時擺弄手指頭,很是緊張。
同樣的問題,他的答案卻脫口而出:
“希望吧?或者說,復旦大學。
其實我不是這個學校的學生,我是隔壁三本的。高中的時候,什么都不懂,覺得有大學讀就去讀,考不上本科就去讀大專嘛!
可現在我才明白,我如果繼續這么混下去,我就完了。我現在大三,我已經開始準備明年的考研了。
為啥這么早準備啊?我想考復旦,是不是覺得挺可笑的?我身邊的同學都不理解我,也不相信我能成功。我現在搬出去住了,白天在圖書館看書,回去在出租屋刷題。
其實我最近壓力真的好大,快要崩潰了。可聽到這首歌,我真的又燃起了斗志。希望我真的能找到那顆最亮的星吧!”
蘇音看到這里的時候,她已經和彈幕的很多人一樣濕潤了眼眶。
最后一個鏡頭,是蘇音很陌生的地方。
那是一個山區的鄉村。
難怪有一天周弋陽沒來劇組拍戲,原來是去山里了。
簡陋的教室里,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老師正在講題。
講臺下,一群紅著臉蛋,衣著樸素的孩子正在認真地盯著黑板。
他們的眼睛都是那么明亮,仿佛一顆星。
被采訪的是一個女生。
周弋陽聽老師說,她是班里的第一名。
“聽說縣城的學校想錄取你,你沒答應?是因為錢嗎?”
女生搖了搖頭,她不過15歲,可眉眼間卻有著大人一樣的隱忍和成熟。
“他們愿意給我獎學金,我不去是放心不下奶奶。”
“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就去世了,是奶奶把我帶大的。她做農活很厲害,比村子里很多男人都要能干。可奶奶現在年紀大了,我怕她一個人在家出了事。”
“那你要是讀大學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