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肝腦涂地
不求任何人滿意
只要對得起自己
關于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
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里]
接在她后面的是蘇音,今天她的聲音不再迷離,真實了起來。
在很多粉絲眼里,蘇音就是一個萬里挑一的幸運兒。生的漂亮,家里有錢,母親還是個藝術家。
蘇音是感激周弋陽的,在這之前,她的十八年都是嘻嘻哈哈度過的。在這之后,她知道了夢想的份量,她總算找到了自己喜歡并愿意為之付出一生的事業。
為了做一個好的明星,她背地里付出的汗水一點都不少。
與此同時,大屏幕上出現的則是張應遠的個人經歷和他一路以來的照片資料。
坐在第一排的張應遠是不知道這個環節的,他算是一個老人了,篤定自己接收不了新的音樂。
可今天他聽到這首歌,卻陷入了沉思,喚起了當初的回憶。
就和他的個人經歷里寫的一樣,他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不是專業院校出身,沒從事過影視行業,拍出第一部作品的時候已經年過三十了。
在這個35歲就要“回報全社會”的時代,很多人都不敢在三十歲之后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了。
可張應遠還是這么做了。從一無所有,到一鳴驚人。他只用了一部電影。
可在這背后,從來沒人知道,他從小到大都喜歡電影。在廠里上班的時候,他把華夏和國外的經典電影都看了一個遍,他去圖書館里借各種專業書籍。
用一年多的積蓄買了一臺相機。
在他的處女作之前,他早就拍了不知道多少短片。
他的成功,不是公眾號告訴你的天賦,而是對電影的熱愛和執著。
[也許我沒有天分
但我有夢的天真
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
也許我手比腳笨
但我愿不停探尋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
這一段是林萱兒主動要來的,她非常喜歡這一段歌詞,她覺得這寫的就是她自己。
她沒有蘇音和唐玥那么優越的外形,也沒有汪星蕊那逆天的聲線,她一直認為自己就是個普通人。
可她從來都不會妄自菲薄,更不會去嫉妒自己的四個好姐妹。
普通人又如何,每一個普通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這時候大屏幕里換到的是導演陸勉。
他的人生經歷的確很契合這一段。
相比于“一鳴驚人”的張應遠,科班出身的陸勉卻走了很多的“彎路”。
復讀一年的他,考上了京城電影學院的導演系,是他們班上分數最低的一個人。
陸勉也沒有拿到差生逆襲的劇本,大學四年里,他一直默默無聞。他的輔導員甚至建議陸勉可以轉行,或者做一個公務員。
不過陸勉卻還是選擇了堅持他的夢想。
他和大部分同學一樣,拍了很多的文藝短片,結果全部石沉大海。
為了生計,陸勉只得去接各種廣告,mv。就這樣,他沉寂了十年。
這十年間,他見證了班里的天才拿了獎,去了國外。也看到了更多的同學轉行,對于陸勉的選擇,更多人是不解的。
那時候陸勉聽過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年紀不小了,應該考慮考慮自己的未來。你在這行真的沒前途,何必浪費人生和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