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南一隅,有些封閉。
不過幸運的是,在那個小鎮有一個電影院。
“不是現在的有各種大廳的現代的電影院。就一個廳,還有個專門放電影的人。”
男孩的師傅,便是那個專門放電影的人。
他跟在師傅身邊,學會了放電影。
可有一天,一場大火燒毀了電影院。師傅雙目失明,男孩接替了他的工作。
許多年后,男孩功成名就,成為了一位電影大師。
讓汪星蕊印象最深的,卻是男孩,不,男人送給他曾經心愛的姑娘的電影。
那真是應了周弋陽說的,電影是一場造夢的浪漫。
觀眾們即便不是電影人,卻也能從汪星蕊的演唱里聽到她的用情。
對于喜歡電影的人來說,聽這首歌是雙重的享受。
除了汪星蕊那游刃有余又用情至真的演唱之外,大屏幕里那些經典的熒幕印象同樣勾起了他們深深的回憶。
一部電影,往往還承載了一段回憶。看到它,你會想起曾經那個和你一起看電影的人。
然而這一切都像是在鋪墊,包括汪星蕊前半段云淡風輕的演唱,都讓觀眾有一種很好聽,卻差那么一點點的感覺。
他們需要一個更強烈的沖擊,釋放醞釀已久的情緒。
而汪星蕊,在這點上并沒有讓觀眾失望。
[人間不過是你寄身之處
銀河里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人間不過是你無形的夢
偶然留下的夢塵世夢
以身外身做銀亮色的夢
以身外身做夢中夢]
同樣是高音,這一次的高音卻帶著深情。
那一刻,聽眾都相信了,這是一首情書。
大屏幕上,出現的是一個又一個經典的“熒幕吻戲”。
每一個畫面的出現,都能引起觀眾們的尖叫。
每一個吻,都是那么浪漫,猝不及防,那么讓人心動。
在汪星蕊紅酒般醉人的聲音中,觀眾的情緒終于被沖擊到了最高潮。
年輕的情侶們主動看向了身邊的伴侶,在這個跨年夜的瞬間,留下了一個他們難忘終生的吻。
三個女生在后臺看到這一幕臉都紅了,不是害羞,是激動和感慨。
“陽哥這段設計絕了啊!那些情侶永遠都忘不了這段吧?”
“一開始我還能堅持住,可后來那些吻戲出現,再配上蕊蕊的演唱,我心都化了。”
“這首歌太應景了,我有種預感,這首歌肯定會在抖音上大火。”
“這首歌是給電影人的情書,”汪星蕊唱完之后,溫柔地說道:“而電影,是給所有觀眾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