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的是她怎么能模仿出赫連北的精髓。
那種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搖滾氣質。
“你可以的。”主編給他加油鼓勁:“說實話,你們團里,綜合實力最強的,我覺得就是你。你們也不是沒唱過搖滾。而且你不覺得,咱們這次撕掉封面,后浪崛起的主題就很搖滾嗎?”
林萱兒受到了啟發。
可以說,她幾乎復刻了赫連北的原版。
而因為性別不同,最后呈現的效果讓人眼前一亮。
赫連北挺喜歡這張的,“小姑娘勁兒是有的,有前途。”
他自然沒有忘記發微博夸一通,并且專門強調了不是經紀人逼他發的。
或許是他的語氣太過于認真,眾人都被他逗笑了,甚至沖到了熱一。
林萱兒喜出望外,手因為激動都在顫抖。
“我看了下評論,就好多人都在夸我……不是我看錯了。”
“當然了。”一旁的汪星蕊笑著說道:“你這張還原得最好了。倒是我,只要不被原版罵就行了。”
汪星蕊模仿的人是這里唯一一個不屬于娛樂圈的。
是一個女作家。
對方長得其實一般,在大眾里也是普通人水準。
不過這張封面的確是每次盤點,都會在前三的神圖。
也是周弋陽認為最難的一張。
沒有太多創意和概念,沒有復雜的構圖,它勝在氛圍。
素顏的女作家坐在書桌旁的窗臺前。
她臉上的雀斑很多,也很明顯。
窗外不是花園,不是星空,只是條平常的,有幾顆小石子的水泥路。
不過有一個小孩正從窗前跑過,他回過頭,盯著鏡頭,咧開嘴笑了,還沒長齊的牙齒特別明顯。
女作家似乎在看小孩兒,似乎在看天,似乎什么都沒看。
封面一分為二,左邊是黑白色調的書桌旁的女作家,右邊是亮色濾鏡下的窗外。
這里的構圖很簡單,卻非常精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抓住了看客的目光。而最為難得的,還是女作家那種與生俱來的脆弱感。
這是一張你看久了會感到孤寂和壓抑的照片。
“你們可能不知道,”主編給四個女生科普這張封面背后的故事:“這張照片是抓拍的,本來我們去采訪這位作家,進去的時候剛好撞見這一幕了。而窗外的小孩兒之所以停下來,估計是看到了我們。然后就有了這張圖。”
汪星蕊拍到最晚,她卸掉了妝,最后也沒找到脆弱感。
不過主編卻說道:“就這樣吧,雖然沒有脆弱感,我卻在你身上看到了一種迷惘。可能你是在困惑,為什么我會憂郁呢?我覺得挺好,本身就是不同的解讀。”
不過汪星蕊等了一天,也沒等來女作家的回應。
對方是開了微博的,只不過上一條微博是半年前了。
“應該是覺得我拍得不好吧。”汪星蕊有幾分失望。
“沒有的,”林萱兒只得胡亂安慰她:“可能是她沒上網?你知道的,作家總是和我們普通人不太一樣,說不定她在閉關寫東西呢!”
周弋陽自然沒去在意“脆弱”的汪星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