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唐玥點了點頭:“現在還好,能來這里看的人大多會開放一些。可等到公映,如果有人把輿論往煉銅這個方向帶,那就麻煩了。”
“應該不至于,”蘇音冷靜地說道:“真的有那么大的節奏,我們不還有陽哥么?要真的論輿論營銷,國內誰比得過陽哥。”
展會要放映兩天電影,周弋陽自然是一部都不會錯過。畢竟他還有尋找優秀導演的任務。
等到他看完了所有參展的電影之后,周弋陽竟然隱隱有了一種他能穩進第二輪的感覺。
得獎,他依舊不抱希望。題材和拍攝手法都不算戛納的口味,就算是原作,當年也沒在國際上拿太多獎。
更別說他在國際上還只是個新人導演。
如果這部片是張應遠拍的,那就不一定了。
倒是張應遠對周弋陽信心十足:“你剪輯之后,感覺是更好了。節奏更快,把他倆的感情寫得更加隱晦,朦朧。不說拿獎,至少也是今年最佳影片的有力競爭者。”
“這,”周弋陽頓了頓:“老師你這是對我有濾鏡吧?”
“不不不,”張應遠擺了擺手:“我私下問了不少人,對你這部電影的評分都不低。遺憾的呢,還是劇情新意不足,雖然老瓶裝新酒很好,可戛納不吃這套。”
周弋陽點了點頭,也明白張應遠的意思。
不過他一點都不后悔,歸根究底,這部電影是要作為商業片在國內,乃至全球上映的。
他把《這個殺手不太冷》放進戛納,純粹是利用戛納的全球影響力打廣告。
真的入圍最后的提名名單,那他這趟戛納之旅就已經值了。
就算是國內,目前記者們都沒辦法進入電影節內場,可還是通過自己的渠道打聽到了一些風聲。
“聽說周弋陽這次的新電影評分很不錯。”
“我也是這么聽說的,真的假的,不會是營銷吧?”
“還記得去年有個導演,拍了個片子吹自己在戛納大受好評,結果一查,場刊評分倒數。”
“你要說這電影是觀眾評,周弋陽分高我覺得是正常的,畢竟他的電影,的確有觀眾緣。可這是戛納哎,他又不是拍文藝片的。”
“忘了他老師是誰了?說不準都是看在張導的面子上給了同情分呢!”
可以說,沒有一個人認為周弋陽的新電影能在戛納提名。大家都心知肚明,周弋陽這是借戛納這個平臺,給自己的新電影宣傳罷了。
正在酒店喝咖啡的唐玥把玩著手機,時不時發出哈哈的笑聲。
林萱兒和蘇音沉迷某個雙人對戰游戲,玩得不亦樂乎。
汪星蕊自然是埋頭看她的小說,然后發出幾聲唏噓。
這片刻的寧靜,被突然沖進來的張伊玲打破了:
“我們的電影,場刊第三名,進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