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具體的情況我也不大清楚,我只大概知曉,祖父他雖出身寒門,卻練就有一身上好武藝!在大乾還未開國之時,就跟隨父皇一同征戰沙場……”
趙蕓微微搖頭,但還是將自己所知曉的一切如實說道。
“祖父他雖然出身低微,卻作戰勇武,不畏生死,又自修兵書,智勇雙全,故而極得父皇看重,屢屢委以重任,為趙國吞齊并燕,立下過汗馬功勞!”
提及祖父,趙蕓稚嫩的臉龐上卻閃爍著一種難言的光輝神采。
從小到大,她一直都是聽著祖父傳說般的故事長大。
祖父當年馬革裹尸,征戰沙場的赫赫功勛,激勵著趙蕓從小便立志于此,也要像祖父那般,為國出征,以身報國!
她雖是女兒之身,但其血性心志,卻絲毫不輸男兒之身!!
“后在一次關鍵戰役中,父皇誤中埋伏,被敵國大軍圍陷,險些便有性命之危!正是祖父親帶三百親衛,領頭殺入重圍之中,親手將父皇救了出來!”
趙蕓說至此處,情緒漸漸有些激動,趙政在一旁再次聞聽,卻也覺胸中激蕩不已。
此事他自然早有耳聞,父皇當年帶領趙國從一邊僻小國,從一窮困弱國,從不到一州之地,到吞齊并燕,雄踞三州之地,自立大乾王朝!
這一路血雨腥風,征戰殺伐,卻是又經歷了不知多少磨難與艱辛,這才有了今日之大乾,今日之偉業!
蕓妹所言之事,正是父皇當年所親身經歷過的,最為兇險的一次生死磨難!
當年父皇他中計被伏,身陷重圍,險些便喪命于此!
多虧公孫岳大人在當時不顧生死,親領精兵冒死殺入重圍,這才將父皇從必死局面當中解救出來!
否則,又如何會有后來吞齊并燕之莫大勛功?
而父皇臉上那道略顯猙獰的刀疤,卻也是在這次生死之危中所留。
對于這份救命之恩,父皇一直銘記在心,不僅賞賜了公孫岳大人極為稀少的防身寶甲金絲軟甲,而后更是提拔公孫岳大人為兵部尚書,主持一政。
可謂是位極人臣,圣恩隆眷!
“當然,這些也都是后話了……在祖父祖母方才相識之時,祖父也只不過是父皇的親兵統領而已。”
突然回過神來,趙蕓輕笑著連連搖首,又繼續說起了祖父與祖母之間,那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那時的趙國不被看好,雖軍力鼎盛,作戰勇烈,但地處邊陲,百姓困頓,常常仰仗于以戰養戰,否則根本無力支撐長年累月下的不斷征伐。”
趙政緩緩頷首,對于趙國從邊僻小國崛起的輝煌史跡,他自然也是了然于胸。
“趙國起于涼州,而越氏則是泰州河西郡的名門望族,在河西可謂是一言九鼎。”
提及河西,趙政不由心中一動,只因剛剛整個秦王車隊,便是從泰州最西部的河西郡直穿而過,而后才進入了涼州境內的南陽郡。
由此可見,涼州進入泰州的第一道門戶,便是首當其沖的河西郡!
“于是當趙國大軍攻入河西之時,整個越氏上下,自然惶惶不安,作為河西最頂級的世族門閥,父皇自然是要前去作客,好借些錢財糧草……”
說到這里,趙蕓、趙政兩人,卻是都忍不住輕聲一笑,大覺有趣。
說是暫借,其實不就是上門明搶嘛!
而越氏面對大軍入境,又如何敢輕言拒絕?
“也就是在此時,祖父便意外結識了身為越氏大小姐的祖母……”
趙政聽到這里,不禁啞然失笑,眼瞅著,這就到轟轟烈烈的言情小說橋段了。
“祖父他雖好武藝,卻自修兵書,滿腹經綸,絕不是那般粗鄙武夫之流可比,外加劍眉星目,英姿俊朗,祖母她初見之下,便當即一見鐘情,互為心動。”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