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也由此改尊號為天啟圣皇,統御大驪王朝為九州第一強國。
楚國則緊隨其后,改國號大行,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
年號永盛,取自永存于世,繁榮昌盛之意。
楚王也由此改尊號為至仁圣皇,統轄大行王朝為九州第二強國。
趙國見此情形,自然不能落于人后,也隨之更改國號大乾,取自八卦之首卦乾卦。
意為乾乃天,有健進之意,為八卦之首,則大乾必成三國之首之意。
年號神武,自是因大乾以武立國,取神威蓋世,軍武無雙之意。
趙王也由此改尊號為太極圣皇,所統大乾王朝雖為三國最弱小國,卻也遠比曾經之趙國強盛百倍!
是以,大驪之所以對宋國鍛鋼密法如此耿耿于懷,正是因為若當年此等神技被大驪所得,則勢必將一股作勢,橫掃整個九州,行千古罕有之大一統之事!
又哪還會有今日,三國鼎立之局面發生呢?
“哈哈!不過區區鍛鋼之法而已!得之而幸,失之若何?”
然而就在此時,卻只聽魏鞅哈哈一笑,曬然而道。
如此之語,竟是視被九州列國哄搶之密法,如同草芥一般不過爾爾!
這般言論,自是引得眾人無不側目,韓彧更是忍不住目露精光,當即追問而道。
“哦?那依先生所言……卻還有比這鍛鋼密法,更為重要之法?!”
魏鞅聞言,只是失笑。
“大人此言謬矣!世間之大,道法何其之多?孰重孰輕……又豈能一言蔽之?”
說著,魏鞅順手放下茶盞,繼而正色說道。
“鍛鋼密法自然重要,于軍器武備而言,實乃鼎代革新之法!然此法愈重,何以支撐此法卻更不容所忽!”
魏鞅一旦開口,堂內之人,盡皆習以為常般,側耳傾聽。
“須知百煉精鋼,由何所鑄?自是集人力物力之大成也!人力何堅,物力何豐?惟治世強國之法也!”
言及此處,魏鞅卻是又忍不住失笑而道。
“想那宋國占據此等密法逾百年,最終卻落得個國破盡滅之下場!真可謂興也密法,而亡也密法!”
此言一出,堂中眾人無不大嘆,心知魏鞅所想,果非常人,往往一語中的,令人驚嘆不已!
“是故,所謂神技密法,終究乃一時之法耳!不足以稱為萬世不易之法!”
話音剛落,卻只聽韓彧急切追問而道!
“先生!卻不知……何為萬世不易之法?!”
“哈哈哈哈!”
魏鞅只是大笑,卻是忍不住就此起身,在眾人注視之下緩緩踱步而道。
“世間若真有萬事不易之法,則必為明令法典,以法治國也!”
以法治國一出,頓如煌煌大言,令眾人盡皆怔神!
“若民有法可依,兵有功可賞,商有規可循,吏有刑可罪,王公士族,平民百姓,人人皆依法守法,則自可國富強民,萬世不易也!”
霎時之間,堂中皆寂,眾人聞聽此等治世之大論,盡皆如癡如醉,恍而出神!
“以法治國,可使大魏吞宋,可使弱國變強,此乃強國之法也!而鍛鋼密法,不過強軍之法耳!孰輕孰重……卻還有何爭論耶?”
魏鞅面向眾人,不禁笑而問道,卻換來一片沉寂與無言。
強國之法與強軍之法孰勝孰強,自是無需爭論,當下即可斷言!
如此相較之下,不過一鍛鋼密法爾爾,何須放在心中呢?
“哈哈哈哈!好!先生果真大才!以法治國之語,當真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