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若是果真依國帥大人之言,寧可錯殺,不可放過!m
那魏鞅豈不是……
九死一生了?!
念及至此,韓信面色驟然煞白,卻是萬萬未曾想到,這魏鞅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最終竟還是難逃生死之禍啊!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么……”
天啟圣皇驟聞此言,不禁從回憶之中猛然驚醒,卻是忍不住喃喃念著,似是大感認同般微微頷首。
想當年征伐列國之時,他魏武王何等殺伐果斷?
不曾想建國不過一十二載,這滿腔豪情熱血,卻盡數消磨在這溫香軟玉,紙醉金迷之中了啊……
“陛下,我等畢竟是為國求才,還是不要派甲士前往,遣內侍太監前去為好啊。”
倒是國師東方旭聞聽此言,不由眉頭一皺,當場提議而道。
他卻是對于國帥這等過于濃烈的殺性,反倒不以為然。
如今天下三分,如何提振國力是為上計,若是只知殺伐爭斗,只是會空耗國力而已,莫非還能夠一統天下不成?
“也好……那便依國師所言,派內監前去召見吧。”
天啟圣皇沉吟片刻過后,不禁微微頷首,緩緩下旨而道。
他雖依從國師之意,然而內心之中,卻已早有決斷!
若那魏鞅有才倒也罷了,他倒也不會吝嗇高官厚祿。
但若是那魏鞅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或是恃才傲物之人。
那寡人……
必殺之!
以慰老丞相在天之靈!!
……
“天冊十二年,吾任太史院太史令之職,司國中史料典籍之事也。
一日,逢圣皇陛下親召,入宮覲見。
問及太史典吏魏鞅,三問而不知,圣皇怒,遂罷之。
然太史院之典吏豈止上百,吾日夜熬心于《驪書》之司,從何而知耶?
吾驟聞被免,頗憤懣也,后聞魏鞅投秦,與秦王蠅營狗茍,沆瀣一氣,愈加忿激也!
至蠻乾亡驪,國破家亡,凡史書典籍皆被毀之一炬,惟吾所著之《驪書》僥而幸存,方知福兮禍兮矣!
罷太史令之職為禍乎?
非也!
雖失一時之職,卻存萬世之史,實為天幸哉!”
《驪書》·范建(原大驪王朝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