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王朝·秦川郡·漢陽城
此時此刻的漢陽城祭祀天壇,人頭攢動,攘攘熙熙,正舉行著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祭天典禮春正月天地合祀!
作為一年之始的祭天大典,其重要性自是可想而知。
對于迷信封建的古代社會來說,這等干系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祭天大典,哪怕是再為奢華繁瑣,隆重以待也是絲毫并不為過!
即便是窮困貧瘠的秦川郡,對于祭祀天壇的修建那可都是半點不敢馬虎,規規矩矩的按照禮制要求嚴格修建。
故而,若是放眼整個漢陽城內,非要找出一樣能夠拿得出手的建筑物,恐怕也就只剩下這祭祀天壇了。
其建筑規格之高,用材用料之奢,所費工時之長,都遠超郡府等官衙之所!
即使相比于國都西京城中那處國之祭壇來說,卻也是大同小異,絲毫挑不出半點毛病。
唯一有所差距的,也只是占地面積大小而已。
但規格禮制,卻都是一脈相承,完全相同!
當然,原本理應準備的祭祀牲畜28頭牛、33只羊、34口豬、2只鹿、12只兔,自是相應有所縮減。
但即便如此,這對于本就窮困的秦川來說,一次性拿出如此之多的牲畜作為祭品,也已經很是奢侈了。
“吉時已到~!”
隨著一聲高唱陡然響起,一襲王服,頭頂玉冠,面色肅穆的秦王趙政,便在禮官的導引之下,嚴謹認真,一板一眼的進行著一系列的祭天儀式。
從‘提請’,到‘滌牲’,到‘省牲’,到‘演禮’,到‘齋戒’,再到‘上香’,到‘視籩豆’,到‘視牲’?到‘行禮’?最后到‘慶成’。
這一連串復雜冗長,繁縟至極的流程儀式走下來?可真真是把原本還略有新奇的趙政給折騰個夠嗆。
不過他也知祭祀大禮事關重大?并不敢有絲毫大意,即便心有不耐?但還是強忍著依照禮制將流程全數走完。
待得祭天大典終于完畢之后,這才長松口氣?不禁微微而嘆。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可真真是累人吶!”
一旁的宋王趙謙見此情形?忍不住輕笑一聲,打趣而道。
“祭禮是累,但不知有多少人……都想擁有這等機會呢?”
“害~,皇兄卻是說笑了?這王位即便再如何尊崇……不也絲毫入不了皇兄法眼么?”
趙政連連擺手?同樣打趣而道。
“呵呵,為兄哪有你想的那般超凡脫俗啊……不過是,看淡了許多世事罷了……”
趙謙輕輕搖首,不甚在意般出神而道。
“這……”
趙政頓時一怔,卻不知該如何開口才好。
畢竟他本身就不過是一介俗人而已?自然無法理解六皇兄這等超人一等的心境與想法。
“九弟,你可知為兄此生……最為欽服之人是誰么?”
趙謙轉過頭來?望著九弟趙政怔神撓頭的模樣,不禁笑而說道。
“哦?卻為何人?”
言及此處?趙政倒真還升起了幾分興趣。
“為兄此生欽服之人惟有兩人,其一……便是南陽經神左老先生!”
說到這里?趙謙嘴角不由勾勒出一絲微笑?面上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景仰之情。
“左老先生么?”
趙政聞言頓時頷首?顯然這個回答并不出乎所料。
六皇兄對于左老先生的敬重,從他入秦之后第一時間便去主動拜訪左老,且平日間閑來無事都往來于學宮之中便可窺一二。
故而這個回答,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為兄之所以欽服左老先生,不單單是敬服于左老的學識與品行,更為重要的……是欽服于左老雖出身寒門,卻從未熄滅過的那顆奮進之心!”
趙謙面露出神之色,油然感慨而道。
“自古寒門難出貴子……但也正因如此,才更能磨礪出一個人的意志與決心!”
言罷,趙謙竟忍不住握緊雙拳,面露遺憾而道。
“這種從低到高,從卑到尊,從無到有的人生經歷……卻才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啊!”
聞聽此言,就連自認為秉承著閑魚心態的趙政,也不禁微微頷首,附聲而道。
“是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本是習慣性的引用后世耳熟能詳的格言詩句,但卻不料如此隨口一言,反倒是驚的趙謙頓時愣在當場,一臉愕然般的望著九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趙謙喃喃重復著這兩句人生格言,卻是越品越覺意韻悠長,越想越覺詞意干練!更新最快手機端::
“九弟,沒想到你……竟還能總結出如此深徹感悟!”
他不由驚訝的望向九弟趙政,萬萬未曾想到,九弟隨口一言,卻是如此的語出驚人,令人驚嘆!
“呃……”
趙政聞言頓時一怔,這才反應過來這兩句話應當是未在這個世界有所出現,于是便引得六皇兄這般驚愕。
“害~不過是隨口瞎扯罷了,瞎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