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卻怎的會來到這小小秦國之中,堪為任教呢?!
“哈哈!左老先生不也是受我們秦王殿下的仁德感召,這才會主動投效嘛!”
店家一口一個我們秦王殿下,儼然已是將自己視為秦國子民一般看待!
“哎對了!這位先生……你若是果真有所抱負,便去那寅時學宮!只要你真有才學……就一定能在我秦國出人頭地,嶄露頭角!”
哈哈笑完之后,那店家卻還不忘繼續出言相勸,讓他直入學宮之中好搏個前途似錦!
“害~此言卻是說笑了,入學宮也不過是繼續深造而已,或許學識還可增進一二,但若說什么出人頭地……”
言及此處,魏鞅不禁輕笑搖首,不以為然而道。
“怕還是有些言過其實了吧!”
“呃……先生此言,卻是何意啊?”
那店家頓感迷惑,卻是對于此言頗為不解。
“若想出人頭地,非入仕為官不可!然放眼天下九州,想要入仕為官,又非察舉推薦不可!故而……學宮之中,又何談出人頭地之語呢?”
魏鞅只以為這店家說不懂察舉制為何物,當下便耐著性子解釋而道。
“哈哈!先生卻是說笑了,在下雖大字不識幾個,但成日里走南闖北,如何會連察舉選官制都不甚清楚呢?”
那店家聞言之后當即大笑不止,卻是連連擺手而道。
“哦?那店家此言……卻是何意啊?”
這下可就輪到魏鞅有些大感不解了。
既然這店家知道若想入仕為官,非一郡之守察舉推薦不可,卻又為何會說去那寅時學宮,便可出人頭地,嶄露頭角呢?
“先生有所不知啊!天下九州皆推行察舉制,然我秦國有秦王殿下,卻是廢除察舉制而另行設立科舉制!”
那店家言及此處,面色的自豪之色更是尤甚。
且滿面充斥著滿滿驕傲神情之外,更是隱隱間有些希冀與期盼!
須知這科舉制,對于他這等大字不識幾個都庶民來說,自是無關緊要,并無多大干系。
但對他無用,卻并不代表對他的子孫后代無用啊!
若是能夠將他的兒子孫子,也送入那寅時學宮求學問道,那假以時日……
或許他們家,還能夠出一位官老爺卻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啊!
而這等足以改變整個家族命運得機會,更是促使這位店家,欲要舉家搬遷至秦國的原因之一!
畢竟科舉制,對于底層百姓來說,實則是千載難逢,從未有過的!
只要努力就能夠改變命運的絕好機會啊!!
“什么?廢察舉而立科舉?這所謂的科舉制……卻又是如何啊?”
魏鞅當下大驚,連忙追問而道!
他自認為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但對于這所謂的科舉制度,卻還真真是首次聽聞啊!
更何況,察舉制是為古制,又豈是說廢便廢?!
“科舉制?”
沉浸在對于日后生活美好幻想之中的店家頓時驚醒過來,下意識重復一遍之后,當即解釋而道。
“不以出身而囿,只以才學而論!這……便是我秦國科舉制也!”
此言一出,魏鞅頓然失神,久久難以自語……
……
“人丁之興,是為國本!
然秦王其人,費盡心機,使盡手段,誘我大驪之民轉投弱秦,實不齒也!
如此小人行徑,豈乃君王所為乎?
嗚呼哀哉!食驪民而肥秦,實非君子之正,更非圣王之德也!”
《驪書》·范建(原大驪王朝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