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此一來,秦王空得輔國大將軍頭銜,出使大行,卻又該如何抵御大驪的隨時入侵呢?
這一前一后,兩份截然不同的圣旨,就仿佛是出自于兩人之手一般。
對于朝局動向極為敏感的魏鞅,瞬時便把握到了其中的根由,認為這是圣皇陛下頒布任命之后,眾王群臣驚懼之下,所反彈而出的強力回擊!
而圣皇陛下迫于壓力,再加上秦王本身便與大行公主有婚約在身,代替太極圣皇出使大行簡直是合乎情理,根本挑不出半點毛病。
于是如此一來,便有了這一前一后兩份截然不同,且又自相矛盾的圣旨出現……
“國相所言極是!而且臣以為……會不會燕親王與齊親王在驚懼之下,選擇了聯手合作呢?”
正在這時,戶部尚書霍金也附和而道,甚至提出了又一更為大膽的合理猜測。
畢竟大王他北征大獲成功,本就居功甚偉,風頭無兩。
而后又被圣皇陛下欽命為輔國大將軍,執掌一州軍政大權!
這究竟意味著什么?
是否是圣皇陛下心有決斷,欲要立秦王趙政為皇的先兆呢?
畢竟輔國這兩個字那卻是隨便能用的么?
自古以來,對于臣下而言,最高能至柱國,便已是臣子所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與認可了。
至于輔國二字,那卻是只有東宮太子,國之儲君能夠使用的最高規格!
故而,太極圣皇此道旨意一出,對于大乾朝堂上下的震驚自是可想而知!
而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即便是一直以來針鋒相對,難以互容的燕親王與齊親王,未必就不會通力合作,一致對秦呢?
“兩位皇兄合作與否暫且不提,但若是促使本王出使大行一事果真出于朝臣之手……那么他們又究竟打得什么樣的主意呢?”
趙政對于兩位皇兄是否針對自己倒還并不確定,但是對于朝堂之上的眾臣反對自己,卻是早有預料的。
畢竟自己與其余皇子不同,大乾九位皇子,無論哪位皇子登上皇位,都對于這幫已成為世家大族的朝臣們并無多大影響,甚至于還要依靠他們來統治大乾。
可唯獨自己不同,自己在秦國頒布的種種新政,對于任何世族豪門來說,都猶如刮骨割肉一般,根本無法接受!
故而,對于自己大權在握,最為如芒在背的自然是眾位朝臣,故而他們也是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動機促成此事之人。
可趙政只是感覺有些奇怪,即便是他們極力促成自己出使大行,可又能夠因此獲得什么好處呢?
待自己從大行歸國之后,自己依舊是那個權勢滔天,執掌一州軍政大權的輔國大將軍啊!
念及此處,趙政面帶疑惑的望向眾臣,希望能從他們口中聽出最為可能的合理猜測。
“大王,臣以為……”
……
今日無史,拉不出來!
哪位大佬給咱補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