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之意,正為我二人之意卻不知殿下以為,秦國接下來之路又該如何去走”
待整理好心神之后,三人終于正式討論起了秦國日后的發展走向。
“依蕓兒之見目下秦國之急,務必為盡遣諜間,深入大行找尋皇兄的下落”
此言一出,殿中之人盡皆連連頷首。
畢竟說到底,秦國的統治根本與核心,還必須得依靠秦王殿下本人才行。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
在古代封建社會,國君國君,無國自是無君,無君便也無國。
故而,他們三人構建的這種相互制衡的三權分立模式,在秦王余威的影響之下,雖也勉強可以操控秦國這艘大船,但卻終究不得長久。
秦國若想良性健康的發展下去,就必須有國君親掌大權,才能為秦國在這場大爭亂流之中掌舵,使得秦國于大爭之世中脫穎而出,震怖天下
總而言之,他們現在的一切努力,只不過是為了保證秦王殿下輔國大將軍的權勢不被得到削弱,甚至于變得更強
而后待秦王殿下天神下凡再度歸來的那一刻,秦國必將在秦王殿下的帶領之下,令九州側目
“確實如此,臣已安排錦衣衛精銳盡出,撒入大行國中秘密偵察秦王殿下的可能行蹤”
執掌大秦特務機關錦衣衛的魏鞅,當即便拱手回應而道。
“不這還不夠這還遠遠不夠”
但趙蕓卻只是連連搖首,心中卻仍覺不滿。
“目下大乾東廠、大行東廠,乃至于大驪東廠早已將探子灑滿了整個大行可為何依舊毫無所獲”
趙蕓可并不認為,成立不過數載的秦國錦衣衛,在諜間方面會比三大王朝成立數十年的東廠還要厲害
故而,之所以三大王朝密間盡出,卻依舊毫無所得的原因。
除去皇兄意外身死這等可能之外,最大的可能便是皇兄在僥幸逃出之后,選擇了一條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歸國之路
否則但凡皇兄在大行國中露出一絲絲痕跡,也必然會被那幫東廠諜間們敏銳察覺
而一旦皇兄的行蹤暴露,那么就表明皇兄的安危將再一次不受控制,隨時有可能面臨暗中勢力無窮無盡的刺殺阻截
故而,雖然目下還依舊未得到皇兄的半點蹤跡,但趙蕓卻并未顯絲毫慌亂。
反而沉著冷靜的分析之后,決定從遍布天下的商賈開始著重入手。
“依我之見,除去錦衣衛的探查之外,還必須發動華夏商社的力量,重金懸賞列國商賈如果皇兄一旦現身,最先掌握行蹤的必須是我秦國如此才能夠確保皇兄安危無虞,萬無一失的回抵國中”
此言一出,國相魏鞅與軍師諸葛暗不禁相視一望,自然明白蕓公主所言何意。
很顯然,目下蕓公主已經不信任大乾朝中的任何人了,哪怕是大乾東廠的探子提前得到了消息,但秦王殿下的安危依舊無法得到保障
畢竟這大乾國中,想要加害秦王之人簡直數不勝數,根本無法計數啊
而這,便是秦王殿下力推變法,得罪了世家名門之后的必然境遇
“除此之外,我秦國絕不可被動坐以待斃必須要主動出擊,增強我秦國國力才能夠在接下來的亂世之中,存有一席之地”
在安排完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后,趙蕓接下來卻又提出了兩點主動增強國力的戰略部署。
“其一,秦國目下既然暫代輔國大將軍之職,執掌涼州軍政,那就必須要抓緊機會,將整個涼州真真正正的納入秦國統治之內”
此言一出,魏鞅目光炯炯,頓時出聲而道。
“敢問殿下,究竟該如何治理涼州”
“若想徹底掌控整個涼州,務必要自下而上,在整個涼州力推變法,施行秦國新政”
趙蕓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出口便要在整個涼州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須知變法之事,從來都是伴隨著爭斗與流血而生
而她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卻是在親眼目睹了秦國變法之后,對于基層百姓的強大統治力與隨之而來的國力極速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