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稟報大人……”
一條條消息在暗中傳遞出去,送往各個地方。
何良遠也得到了消息,再也無心處理別的事情,起身來回踱了幾步,等待著接下來的進展。
他只恨始終沒能在靖安王府里安排眼線。
又過了良久,終于有一個心腹下人飛一般地跑進來,在門檻上絆了個踉蹌。
“老……老爺……”
“快說!”
“靖安王府,連請了三個大夫。”
“什么?!”
何良遠又驚,又覺在意外之中,道:“再去探。”
“是……”
看來是陶文君把那位送來的玉佩與交出去了,也不知道表明了王家的意思了沒有……
算來算去,淳寧公主除了向那位退讓,已沒有更好的破局之法了,但只怕她熬不住,沒下詔就死了……
這詔令是何良遠所有計劃里最重要的一環。
皇帝不在,靖安王也不在,但北楚朝政還能正常運轉,就是因為淳寧公主在暗中主持政務。
何良遠知道,除了議院到知事院這個批紅票擬的單程,王笑每次離開濟南,都把印信留給淳寧,換言之,她既可以皇帝的名義下詔,又可以靖安王的名義下詔。
“詔令啊詔令,快來啊。”他低聲自語著。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色漸暗。
就在何良遠擔心自己這次是不是真把淳寧氣死的時候,府門外終于有人動靜。
“何大人,靖安王急召大人去議院,有詔令下達,請諸位大人共領。”
何良遠眼皮一跳,心中狂喜。
靖安王?別以為老夫不知道靖安王不在濟南……必是那女娃子受不住,向那位退步了。
就這兩個女子,誰強誰弱,誰才能母儀天下,一眼便知。
而這個新王朝之中,誰將功勞卓著,統率群臣,很快也就要知曉了……
延光八年,蒙古林丹汗死后,其遺孀‘竇土門福晉’踏著大漠的風沙,從察哈爾到沈陽,改嫁到了滿族皇宮里,成為了皇太極的淑妃。
次年,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察哈爾的囊囊太后,帶著汗丹汗的兒子率眾歸附皇太極,也嫁給皇太極,成為西宮大福晉。她還獻上了歷代傳國玉璽,于是皇太極改元稱帝,正式建立清王朝。
天道好輪回!
你皇太極連著納人家兩個遺孀、收其子嗣。而十數年之后,將有一個新的王朝,收你的遺孀子嗣,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何良遠想著這段往事,知道等詔令一下,必會會有一場爭辯。一群食固不化的人又要叫囂“怎么可能讓靖安王娶建虜的太后?!”
到時,他就要用這段故事給他們頂回去“是讓家國強盛重要,還是你們的禮法陳規重要……”
他想想都覺得意氣紛發。
這樣的大好事,淳寧公主居然不愿接受,幸而有自己這樣的能臣,一力促成。
可惜,暫時還不能讓人知道是自己在暗中推波助瀾,但終有一日,許多人都要感激自己。
他上了轎子,向議院急急趕去,再次想起在朝鮮時崔遲川那一句話“老夫有生之年若能見到華夏中興,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