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節一直在追擊我,他輕敵冒進,必在九蓮洲這里渡河。我請想二弟率軍截擊唐節。我則率軍從下游的張飛梁重新渡到東岸。
如此,二弟你趁唐節半渡而擊,我則從后方夾攻,這一戰勝了,我們為父皇報仇,敗了,我們也有臉見九泉之下的父皇……”
如孫可旺所言,幾日之后,唐節果然領兵在九蓮洲附近渡河。
但孫可旺領引兵去了涪江下游之后,卻并未如他所言那般重返東岸夾攻唐節,反而是快馬直奔西南。
他打算趕往敘州,在三口城渡過長江,轉道黔滇。
臨行之際,孫可旺又做了一樁讓人意想不到之事……他派兵縱火,燒毀了李如靖的存糧。
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帶李如靖一起走。
他早早就知道,李如靖在軍中聲望并不遜于他,論將才,更是高出他一籌。
哪怕他孫可旺再怎么優縱士卒,賜他們酒宴,允他們縱意搶擄,但一部分大西將士還是更愿意為李如靖效命。
有時夜深人靜孫可旺審視自己的內心,不得不承認,他就是嫉妒李如靖。
這種嫉妒很早就如火一般在孫可旺心中燃燒。
當李如靖在劍門關擊敗史工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孫可旺就不覺得高興,只覺被掐著喉嚨一般難受。
反倒是再聽說史工是佯攻劍門關,實則繞道荔枝道之后,明明張獻忠是因此戰敗身亡,孫可旺卻在一瞬間覺得……很高興。
但他很快就想到,這還是只能證明李如靖遠遠強過自己。
史工若能速敗李如靖,本可以直接從金牛道下成都之后再包圍張獻忠。恰是佯功,證明楚軍把李如靖視作對手,卻沒把他孫可旺放在眼里。
所以,孫可旺利用李如靖去抵擋楚軍,再一把火燒掉李如靖的糧草,如此李如靖就沒有再轉圜的余地,哪怕敵不過楚軍,也只能背水一戰。
再者,如果李如靖的殘部潰散了,沒有糧草也就只能選擇到處劫擄。以楚軍那假仁假義的德性,必會分出大部分兵力去收剿,也可為他拖延時間。
至于李如靖會不會因此反戈?
孫可旺對此并不擔心,當了二十年的兄弟,他豈能不了解李如靖,有父仇壓著,李如靖已被逼到想降都不可得的處境……
“估計他只能去死了吧。”
孫可旺微微冷笑著,雙腳一夾馬腹,縱馬狂奔。
在他眼前,仿佛已能望到黔滇,他似乎看到自己縱橫于那蠻荒之境,立國稱雄,大有可為。
“走!”
槍炮轟鳴中,唐節忽然一拉王珰。
此時他們正站在戰臺上,王珰本還在看著唐節指揮楚軍渡河,又有士卒過來稟報了一句什么。
“去哪里?還沒把這些反賊干掉呢。”
“孫可旺逃了,我們去追他。”唐節說了一句,大聲喝令副將繼續指揮,又把張光第留下參謀。
王珰一愣,也不多言,跟著唐節下了戰臺。
換成以往,他是極不愿呆在這種流矢紛飛的地方,但如今他心里像有火在燒一般,讓他忘了危險。
這是怒火。
王珰聽說過,王笑和布木布泰都曾經拿弓把人硬生生絞死。
這一次他決定,他王珰也要像那樣把孫可旺活活絞死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