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下本連載的網絡,就選擇《龍蛇演義》吧!
當然不會照搬。
《龍蛇演義》原著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是寫實不是真的真實,而是讓人看起來真實。
讓人覺得,這世上真有國術,國術真有這么厲害。
明勁、暗勁、化勁、罡勁,打破虛空、見神不壞,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這些境界的描述,煞有介事。
在開篇時,很詳細地描述站樁、打拳的各種心理生理感受。
給人濃重的真實感。
就像很多年前,很多人覺得內功是真的,氣功是真的。
《龍蛇演義》中的打斗,簡直是教科書一般,讓人一看就心中有了圖像,很適合改編成電影。
當然,《龍蛇演義》的缺點也很明顯。
首先是后半部分有點拖沓了。
前半部分逼格滿滿,宗師氣度十足。
后半部分則可能是為了水字數,有一些不必要的情節。
還有,對于配角的描寫,太不用心了。
主角王超之外的主要角色,只有巴立明和陳艾陽等少數幾個男性角色的形象立體一點。
而女性角色則都少了點意思,包括唐紫塵和霍玲兒,都讓人不忍直視。
杜采歌當然會做出較大的調整。
為了今后翻拍電影,打造國術流電影宇宙更加方便,他會將人物塑造得更加立體,也會增加一些感情戲份。
畢竟,只為了爽,特別是國術流,重在技擊格斗,拳拳到肉的爽快。
女人?能打么?不能打就閃開。
但是如果拍成電影、電視劇,那肯定還是要有一些感情戲份,才能抓住女性觀眾。
不能拍純男人戲。
新建了一個文件夾,“龍蛇演義”。
再新建一個QPR文檔,更名為“1”,打開就噼里啪啦敲擊鍵盤。
開頭的幾千字,杜采歌幾乎是全部照搬,那些描寫太經典了。
甚至就連對白都沒怎么調整。
因為前面幾章,對白里都是干貨,描述國術,將人帶入國術世界。
比如唐紫塵說:“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就叫國術。”
在教導主角王超站樁時,她說“你這樣一動不動的站,只會站得腰肌勞損。馬步,馬步,重要的是一個馬字,要站出個馬來。”
“你看見過人騎馬沒有?人縱馬奔騰,身體隨著馬一起一伏。馬步,是先賢從騎馬中領悟到的拳術根基,所以站著的時候,也要站得一起一伏,憑空站出匹馬來。”
“人縱馬奔騰,那個起伏的勁兒是借助馬的,所以出不了功夫,但是在平地上就不同了,你的起伏勁兒,等于是把馬融入了身體。你一動不動的站著,身體重心全放在膝蓋上,蹲久了,膝蓋肯定要出問題。”
寥寥數語,就刻畫得非常豐滿,讓人感覺到了厚重的真實感撲面而來,將人牢牢地吸引入這個國術的世界。
后期,杜采歌會再對白做一些調整,更能體現人物性格。
現在真的沒必要。
《龍蛇演義》的前期沒有什么水分,都是干貨。
大部分照搬就行。
當然,牽涉到杜采歌想要調整的劇情的,杜采歌也會做出改變,或者埋下伏筆。
搬運了一萬字后,杜采歌停下來甩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