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首歌叫什么名字?”
杜采歌看了一會剛剛的鏡頭,對姜佑曦挑起大拇指,“不錯,演得好,唱得也好。”
又笑著對許清雅說,“你是聽傻了吧?”
許清雅不好意思地說:“是啊,這么有意思的歌,我一下子就入神了。”
“你是平時不太接觸搖滾,只聽高雅音樂,乍聽到搖滾樂有些不習慣吧!”杜采歌調笑了她一句,“不過歪打正著,效果挺好的。保一條吧。”
保一條,就是這一條效果我很滿意,算過了。
但是保險起見,再拍一遍。
重拍一遍,杜采歌看了看,效果還不如第一遍好。
他也沒強求,畢竟這部微電影很趕時間,20天左右要拍完。
真要斤斤計較,那三個20天也收不住啊。
一般一部110分鐘的電影,你起碼得拍三四個月吧。
微電影哪怕只需要三分之一的素材,想20天拍完也是很趕的。
只能稍微降低一點質量要求。
于是他宣布:“休息5分鐘,化妝組給演員補妝,道具組把接下來幾個鏡頭的道具準備好。”
這么熱的天,演員的妝都有點花了,遠了看不出來,但是給特寫鏡頭絕對會看著不舒服,必須得補妝。
他宣布休息后,好幾個人圍了上來。
許清雅想看看自己演出的鏡頭,琢磨怎么去提高。
姜佑曦是來吹彩虹屁的。“哥你這首歌寫得太酷了。我興奮得差點整晚沒睡,腦海里翻來覆去都是這些歌詞和旋律。太經典了!”
“行了,別吹彩虹屁了,安心去琢磨后面的鏡頭。”杜采歌微笑著制止了他的吹捧。
用得著你來夸么。
“Staringatthesun”這是地球上殿堂級搖滾樂隊U2的代表作。
它能不經典么!
杜版《那些年》的一大賣點,就是其中會出現幾首非常經典的歌曲作為插曲。
甚至可以說,除了“青春電影懷舊電影”外,它甚至還可以打上“音樂電影”的標簽。
絕對能吸引很多熱愛音樂的人來看。
杜采歌還考慮用林河做的歌曲來表達主角心境的變化。
像前半段出現的Staringatthesun,和愛情完全不沾邊。
但是等林河陷入相思之苦,他所創作的歌曲里就出現了更多的愛情元素。
而失戀以后,創作的歌曲又以憂傷、懷念等為主。
至于觀眾會不會質疑,電影里年輕的林河何德何能可以寫出這么好的歌?這不現實啊?
沒事,宣傳的時候自然會說,這是海明威的半自傳電影。
林河的人物原型就是林可。
而林可(海明威)這樣一位大師級音樂人,能在高中時寫出這么好的歌曲不夸張吧?
好吧,稍微夸張了一點。
但這是藝術的夸張。
就像莫扎特傳記電影里說他4歲就寫出了第一首曲子,9歲寫出一首大型交響樂。
你信么?
杜采歌自己4歲的時候說話都磕磕巴巴,字都不認識幾個更別說識譜了。
所以這種事就不要深究了。
少許藝術的夸張,少許美化,都是可以理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