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只覺得自家心臟咚咚大跳。
他再度拜伏,旋即起身道“臣李嚴,雖然鹵鈍,亦愿為陛下獻綿薄之力。”
“好,好。”皇帝招手讓李嚴再上前來“宣帝曾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課,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孔明不以功名利祿為念,可他此番立下軍功,展現軍略,我以為,應當封侯。正方以為如何”
李嚴心中大罵,垂首道“陛下之言是也”
“那么,當封以縣侯鄉侯正方以為如何”
話都說到這份上,難道我還能說,適合封以亭侯
李嚴一邊思忖,一邊道“臣尚未閱覽軍報,不知此戰情形如何。以常理而論,此番丞相一戰而敗敵軍數萬精銳,誅殺任城王曹彰,那確實”
“正方,這一戰里,除了曹彰以外,戰果另有平東大將軍張遼、衛將軍曹洪兩人”
李嚴倒撮一口冷氣,勉強把心一橫,沉聲道“此等大勝,當封縣侯”
“哈哈,哈哈,正方之意,正與吾相合。”皇帝連連頷首,又道“孔明是瑯琊人,我覺得,不妨就在瑯琊國內擇一縣,使孔明遙領。這樣,也正好向天下宣示我大漢必將統一的決心。正方以為如何”
李嚴心念急轉。他也真不愧是當代的干吏,立即就道“瑯琊國下屬諸縣擇一么臨沂即丘陽都東安西海抑或開陽東武”
“不好。”皇帝搖頭“我朝既然追溯前漢之政,也該用前漢的縣名。”
“陛下的意思是”
“武鄉侯,如何”
“武鄉侯”李嚴想到了,原來這是前漢時瑯琊國下的縣名,而不存于中興以后。皇帝須不是引經據典的儒生,連這都想好了,一定是早有盤算。
當下他哪里還能說別的只連聲道“臣以為,武鄉侯甚好”
皇帝滿意地點頭。
兩人又閑扯了幾句,被傳閱的軍報交還了回來。
皇帝把軍報遞給李嚴“正方,你也看一看吧。”
李嚴接過,一目十行。
顧不得驚嘆其間的起伏,連忙遞還給內侍,卻聽皇帝意味深長地道“孔明在軍報中說,那曹彰原本未必沒有再戰之力,可他麾下的將校們早就沒了斗志,只見同僚稍有挫敗,便四分五裂,紛紛而走。誠如古人云,此等以利合者,勢窮則相棄,我軍以正討逆,豈有不勝之理”
“陛下”也不知為何,李嚴的額頭又開始出汗。
皇帝微笑道“我朝肇建于亂世,承兩漢之政,當使君臣久固而恤眾養民。彼以利合,吾以天屬;彼人相棄,吾人相收。諸君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才能創建百世不易的良政,使我們都能名垂青史,為后人贊頌,對么”
皇帝原來都明白。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敏銳,而又確實仁厚異常
李嚴再度下拜,心悅誠服地道“陛下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