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瑜喚做仲異的,正是奮威將軍孫瑜。
孫瑜雖領將軍銜,其實是個手不釋卷的人,偶爾經歷軍陣,只憑著孫氏親族的身份出面招降納叛;又因為其兄長孫暠曾在孫策死后試圖奪權被阻止的緣故,多年來雖然名為親族領袖,其實并不敢插手軍務。無論是見識、地位,他都遠不能與周郎相比。
孫瑜面對著周郎,只有唯唯諾諾而已:“是,是。周都督言之有理。”
然而周瑜身邊并不只有孫瑜,還有龐統。
眼看作為副都督的孫瑜對周郎全無半點制約,龐統連連冷笑。
直到此時,他才明白許多事真正的緣由。為什么周郎近數月來所出入的廳堂常要熏香?為什么周郎怠于軍政事務,將種種瑣事都扔給自己?為什么周郎忽然如此急躁,非要畢其功于一役,以軍勢之強逼迫劉備俯首?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周郎傷勢一直在惡化,恐怕命不久矣。
周郎肋間的箭傷是去年攻打江陵時留下的。當時他故作無事,特意出巡以安撫眾心,然而很快箭瘡流膿,周郎急于攻克江陵,晝夜不休地調兵遣將,又沒能好好休養。于是,傷勢持續惡化,遷延數月,如今已經不可收拾所以他越來越急,越來越不耐煩。
問題是,此時此刻雖然周郎指點江山、意氣風發,但龐統已經能夠清晰感覺到了,這種狀態是不正常的亢奮。這種狀態下的決定,更是不合常理的決定。
什么叫“給他一擊,揭開他似強實弱的真面目”?劉玄德的荊州軍,怎么就似強實弱了?如果因為其部屬中降眾甚多,就認為他們必然虛弱,那是大錯特錯。劉玄德有的是收束人心的手段,而周郎的強勢威逼,只會激起他們的怒氣,使他們同仇敵愾。面對這樣的敵人,真有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從周瑜返回船艙以后,龐統就頻頻向孫瑜使眼色示意,可是孫瑜竟然像完全沒有看到那樣,只對著周郎俯首稱是,竟然沒有半點反對的意思。
龐統覺得自己額頭血管暴跳。他猛然站起,大聲道:“都督,玄德公所部軍心凝聚,斷不可輕視啊!”
周瑜睨視了龐統一眼,笑了起來:“士元不必多慮。以當前的局勢,劉備唯一的機會,就在與我方主力會戰。但我自會審敵虛實,不會跟著劉備的腳步行事。對了此刻南郡、江夏兩地已發兵渡江,直取公安。一旦公安有失,你猜,劉備的軍心還能凝聚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