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負責夷道城西面的戎臺并不在雞頭山,而在雞頭山更西面的馬鞍山,雞頭山這里,現在被雷遠以奮威將軍的名義征用,單獨調用民伕,修建了一處莊園。
山區的地形漸漸起伏,道路南面的高處有幾處坡地,坡地上密布著矮樹和枯草,還有深深淺淺的溝壑散布其間。坡地上零星有小塊的田地,還有些地方種了果樹。再往高處,有個聚落,大概只有三五十人的規模,非常小。
雷遠帶領的隊伍沿途奔走,立刻引起了村落里人的注意。有些百姓興沖沖地出來,站在高坡上探看。這個村里大概有七八個青壯勞力,都被優厚的待遇吸引去從事道路和城池修建了,年輕的婦人負責種地。
這會兒觀看隊伍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甚至還有幾個年輕女娃兒小心翼翼地靠近隊伍,張望著某幾個年輕的騎士,然后又退開。
任暉看了看雷遠,發現雷遠好像很高興的樣子,于是沒有下令驅趕。
這些女孩子是來相親的。
按照雷遠的安排,這些日子雷氏部曲中成親的甚多。就在十日之前,新一批談妥婚事的都伯、什長之類基層將士二十余人,一起在夷道城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婚禮,婦家清一色都是夷道縣治下的良家。
而婚禮的附帶效果就是,許多當地的家庭夠不著軍官,就開始打普通士卒的主意。畢竟太守說了,每個士卒成婚以后,都會額外獲得田地呢。
這些部曲人丁和田地,全都在廬江雷氏的蔭庇之下,所以并無官家的田租、口錢、算賦、更賦之類負擔。僅有的佃租,也可以說低到極致。只要召一個女婿,就能換來幾乎免稅的良田,天下間還能有更劃算的事嗎?
看來就連這個小村落的人,都已經為利益所惑,試圖以家中的女兒為餌,將魔爪伸向了尚未成婚的年輕士卒。
雷遠知道,這幾天來,將士們每逢出操拉練,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
有的軍官不喜歡這種局面,擔心這會使將士們心有旁騖。但雷遠覺得這樣很好,他深信,想要保衛家人的軍隊,斗志一定會高昂,所以,對此不僅不能阻止,反而要大力鼓舞。
他甚至已經在認真考慮,是不是要讓蔣琬繼續深挖這方面的需求,乃至于組織一場相親大會,促使更多的將士們成家立業。
又走了沒多遠,地勢漸高,可以看到在遠處黛青色山峰下的半坡,新起的莊園就在那里。這莊園本身規模不大,但內部的屋宇格外寬敞,與通常用于農作生產的莊園不同。就連莊園前的道路,都修建得格外平整,與它處難免粗疏的模樣大不相同。
莊園門口處,左右兩邊都立了一塊寬長的木牌,木牌上各有四個大字,合起來乃是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言語未免粗鄙,仔細咀嚼,倒又仿佛有些深意。
這里,便是雷遠用來較大規模培養文武人才的地方。當然,份屬草創,疏漏之處極多,而培養的人手暫時以普通鄉吏、里吏或軍中都伯、什長以下基層軍官為主,所以不合冠以高大之名。暫名曰:“三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