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遠遣人奉上茶湯:“治中適才的言語中,似乎有未盡之意。”
“有三件事情,我思前想后,還是應該告知續之將軍。”
“但請說來。”
“第一件事,一個時辰前,漢中傳來軍報。軍師將軍龐統與鎮遠將軍魏延所部,經子午谷,往長安方向去了。右將軍張飛則領兵出箕谷,攻向郿縣以為形援。”
“什么?”雷遠大驚:“子午谷?那豈不是……”
他把“作死”兩個字憋回肚子里,皺眉沉思半晌,道:“太險!這是何必?”
子午谷是連接關中和漢中的重要通道。此前張魯降曹的時候,曾經派遣人手修繕子午谷沿線棧道,接應了徐晃所部數千人越過關中直抵漢中,并一度攻入巴西,威脅玄德公對益州的圖謀。
但這條通道畢竟險要,沿途深山棧道的承載能力又很有限。徐晃經子午谷進入漢中,結果因為兵力不足,遭到了雷遠的迎頭痛擊。如今龐統和魏延兩人經子午谷北上,他們能動用多少人?由子午谷向長安,沿途并非坦途,多有關隘戍城,他們又哪來的把握?
雷遠又恍惚記得,在他前世所熟悉的歷史上,魏延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謀略,結果被諸葛亮否決……原來這竟不是魏延的原創?
“龐軍師這么做,自然有龐軍師的理由。據漢中報來的消息,關中十分空虛,而馬超已經從漢陽郡出發,進入安定郡,隨時能夠通過涇水威逼長安……龐軍師實在不能等。另外,翼德將軍領兵往箕谷,隨時可以作為后繼的掩護。”
雷遠凝神思忖,一時不答。
彭羕繼續道:“第二件事,因為漢中軍已經出動,大王也將克日前往漢中,調集諸軍隨時北上。另外,也遣使向荊州方向傳信,請關將軍做好動兵的準備。”
雷遠緊皺眉頭,起身在堂上轉了兩圈。
“這是要讓關將軍北上襄樊,聲援大王在關中的行動?大王覺得,眼下已經到了與曹氏決戰的時機么?”
“大王以為,若曹操果然重病不虞,那這就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龐軍師確實急了些,但總得試一試。”
雷遠沉吟片刻,決然道:“永年,多謝你來告知。既然現下局勢丕變,我恐怕有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我當求見大王,請求回返交州!有些事,非得我在場,才能應對得了!”
頓了頓,他向彭羕歉意地笑了笑:“軍議沒有讓我參加,永年卻專門把軍情通報予我。這其中,可有什么緣故?我若求見大王,陳說此事,會不會使治中為難?”
“我要與續之將軍說的第三件事,便與此相關。”彭羕躬身道:“將軍不必急著去見大王,不妨聽我說完。”
“哦?永年請說。”
“這場軍議沒有讓續之將軍參加,便是出于我的提議。另外,我還在軍議向大王正式建議,且留續之將軍在成都,暫時不必勞煩足下數千里迢迢往返。”彭羕沉聲道:“大王已經同意了。”
什么?
雷遠面色陡變,按著腰間長劍的手猛然間發力,五指緊緊地握住劍柄,以至于指節攥得發白。
他凝視著彭羕,一字一頓地問道:“治中,這是何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