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曹軍各部大都溺死于水中,剩余的部眾分散在諸多高地。他們無法調動、無法進攻防御,于是每一處高地上的曹軍都是棄子,每一處棄子,都正好讓交州將士們好整以暇地一一吞下!
袁龍數年前還是荊州水軍中一艘快船的棹夫首領,自從跟隨雷遠截江奪回漢中王世子以后,便轉入了雷遠麾下,身份一日日地水漲船高。區區數年,就做到了水軍校尉。
交州軍里,陸上的校尉下屬兵丁通常在千余人。而水軍規模連番擴張以后,袁龍手底下兒郎傾巢而出的話,足足能有三千多。這一來,袁龍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早就不似當年那個窮苦水手模樣。
當然,這三千多人都是船夫,其實并沒有與人征戰廝殺的能力。所以袁龍這個校尉與其他的校尉們并列的時候,自己常常有些心虛。
但雷遠顯然并不介意。他對水軍船隊既不苛求,又很大方。軍紀雖然嚴格,不準在江上擄掠,但逢年過節該有的財帛賞賜從來不少,每年都還比上一年更多些。
手頭有了錢財,袁龍給自家置了莊園,又娶了三房姬妾,生了三四個娃兒。自家長子腦子好使,還被選入了雷將軍在交州專設的學校。
一切都讓袁龍太滿意了,他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家的船隊從來都只忙于生意,不像是一支正正經經的水軍,不像是能用來打仗的樣子。
待到這一次交州軍北上,兩個月前的某一天,雷將軍特意登船召見袁龍,要求他將掩護漢水水道安全的任務移交給荊州的同伴,而自家盡快折返百里洲去,著手重編百里洲上的船隊。
當時雷將軍嚴令,待到某日漢水泛濫的消息傳到,袁龍就得盡起船隊,星夜北上,至雞鳴山周邊與交州軍本部匯合待命。
這道命令叫人有些迷糊,袁龍凜然受命,卻根本不懂其中的道理。
漢水怎么就泛濫了?這事兒竟能提前兩個月猜到的么?
四天前那場暴雨之后,袁龍便懂了。
具體的細節他沒心思盤算,總之我家將軍就是這么厲害,總之一切都已經算好了!
他是深悉荊襄水文的老手了,立即率領船隊出發。數百舟船經精密編組,按照速度快慢分為數隊。各隊首尾相連,直接渡過大江,通過江陵城下的子胥瀆進入揚水。在荊城南面的揚水水口,船隊再深入湖澤,避過漢水洪峰的沖刷,隨即繼續向北。
這一程水路約莫一百六十里,全程逆風逆水,又頂著洪潮涌浪,非同小可。袁龍將麾下的三千多人,再加上臨時征調的千余水手分成三組,各組輪番劃槳行舟。
他們人歇舟不歇,晝夜兼程逆水破浪,終于在約定的時間,踏入荊襄戰場。
縱然大水漫過,澤國百里,荊襄依舊是戰場。
交州軍的戰斗,從這時候才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