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那種慷慨磊落的性格,正是曹操年輕時曾經有過,卻隨著地位漸高,不得不壓抑、放棄的。關羽縱馬橫刀、任性豪俠的風姿,其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的壯舉,也正是曹操年輕時竭力模仿過,現在卻愈來愈少看到的。
可惜了,關羽這樣的人,為什么非要跟隨劉備?
可惜了,這一戰一定要打敗關羽。
派出一切干擾,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打敗關羽。最好能殺了關羽!
曹操轉過身,眺望著西面的鄧塞。洪水過后,淯水突破了河床,形成了四五條平行的河道同時向南,河面加起來足有數十丈寬。風一吹卷,即有白浪層疊涌起。
白浪的盡頭,便是鄧塞了。
關羽就在那里。明日,將在那里決勝負。
“留一隊人在此,修建浮橋,以備作戰所用。”
不知從哪里出現的文官躬身道:“是。”
曹操將碗里的稀粥咕咚咚喝了,起身道:“備車,我們出發。”
車駕沿著瀴水北岸一直往東。
走了約莫十余里,眼看快到了拒柳堰,武牙將軍曹泰來見。
曹操其實沒什么心思接見下屬。但曹泰是曹仁的長子,曹操的從侄兒,本身也是曹氏親族將校中較具才略的,若不接見,未免不近人情。
曹泰身著耀目鎧甲,外披鮮艷錦袍,腰纏金釘皮帶,打扮得很精神。
他快步趕來拜見,行禮之后,便策馬跟在曹操的車駕之側,便滔滔不絕地講述己軍擊退交州軍的經過。曹操心里明白,交州軍之所以退走,是因為朱靈所部痛擊了交州重將賀松的緣故,但放在曹泰的嘴里,卻好像功勞都是曹休、曹泰兩人所立的一般。
夏侯曹氏的年輕一代,多半都有些膏粱子弟的毛病,畢竟靠父蔭而官運亨通,與身當鋒鏑殺出來的武人終究不大一樣。曹操心里隱約嘆息,有一搭沒一搭地談說幾句。
車駕慢慢往拒柳堰里走,進了轅門,又深入道路。道路不寬,車駕走得不快。道路兩旁的無數將士一一跪伏,恭迎魏王。車駕所過之處,一面面大纛、令幡、牙旗、旌旗紛紛就位高舉,彰顯威嚴。
曹泰仍在敘說。
自從曹仁戰死,曹泰繼承家業,經營不易。他也不是那種日常能拜見魏王的重將,所以難得有機會,格外不愿放過。
曹操忽然舉手示意。
車駕立即停下。
曹泰吃了一驚,話語這才停歇。
曹操手扶車轅,厲聲喝問:“你是說,交州軍從前日開始,再也不敢與你們交戰?那不就是說,這兩日里,你們沒有掌握交州軍的蹤跡?此前軍報上,為何不報?”
曹泰的額頭猛然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