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勒馬回身,身后緊跟著他的虎騎只剩下了三十余人,個個周身浴血,甲胄碎裂。再看后頭,交州騎隊的折損只會比虎騎更多,而他們的沖擊速度因此稍緩。
這一來,諸多曹軍步卒終于得到列陣的余暇!
原本駐扎拒柳堰上的那些曹軍士卒,這會兒根本無人在意了。能夠堅持作戰的,全都是許褚麾下的武衛營將士。這些精選的士卒個個身材魁梧,身披重甲,揮舞著大戟、長刀、骨朵等重武器列隊。
須臾間,陣列便成,哪怕是在全軍動搖的逆境中,依然顯出幾分浩大嚴整的姿態。
“好!好!”許褚哈哈大笑。
然而他再回身時,忽然又覺得哪里不對勁,于是稍稍愣了愣。
“將軍!魏王在那里,我們須得盡快和魏王匯合!須得護住魏王!”邊上一名從騎提醒他。
這話任何時候都很在理。許褚連聲稱是,立即道:“步騎各隊隨我來,向魏王靠攏!”
說著,他當先便往曹操所在之處趕去。
許褚之雄武,天下知名。當日他帶領宗族部曲投奔曹操,便得曹操稱贊說:“此吾之樊噲也。”然而樊噲終究只是樊噲罷了,許褚本人并不擅長指揮作戰,也從來沒有親自負責一處戰場的經歷。
由此,在戰場局勢的判斷方面,許褚算不得出眾,他便沒有注意到,眼前局面的危險。
整個拒柳堰營地設在長條形的自然堤上,營地大致呈東西長而南北狹窄的弧形。交州騎士兵分四路殺進營地深處,一時間將整片營地截成了五段。而這五段的情形,全都清晰地落在了身處營地南側的馬岱眼中。
此前曹操車駕入營,無數旗幟麾蓋高舉,遍布營中各地。但曹操本人究竟在哪里,其實馬岱看不分明。畢竟他不是曹軍出身,很難迅速分清楚那些旗號或人員裝束都代表什么含義。
但現在,他可一下子就看明白了。
馬岱也是數十年拼殺到今天的地位,身當鋒鏑的次數不少于天下任何名將,就算分不清曹軍旗幟、人員的細微不同,卻能夠分辨出戰場上細微的調度動向。
久經沙場如他,只瞥一兩眼就能夠清晰地判斷出,哪一處的攻守最是激烈,又是哪一處營地隱然為各處曹軍意圖匯集。
這樣的情況下,曹操在哪里,不就昭然若揭了嗎?
“東面第二處營地,曹操就在那里。”馬岱盡量保持穩重的語氣,對部屬們道:“那里再往后,便是連通瀴水兩岸的一處人工堰堤,上有橋梁。曹操很容易調勇士斷后,自家從橋上撤走,我們得夠快,夠猛,不懼犧牲。”
部屬們人人奮起,皆道:“將軍放心!便是拼了我們的性命,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