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熙看來,就算公孫氏的力量會因為內訌而削弱,江東人依然沒有基礎,沒有立足點。縱然能全起水軍,動用數萬雄兵北上,也難免會遭到地方上的強烈反彈。
到時候就算能獲勝,也定然損失慘重;而過程中稍有不妥,那數萬人……
就算己方與臧霸已默契,船隊能在成山、東萊、長山諸島等地停泊補充,可數萬人航行大海,萬一上陸艱難而遭風浪侵襲,那損失絕非現在的江東政權所能承擔!
吳侯究竟準備怎么做?他哪來的把握?
馮熙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公孫淵已經顧不得理會馮熙。
他忍了公孫恭這個廢人太久。自從答應了江東起事,他心頭的這團火,早就已經遏制不住了。
他將身邊的精銳扈從聚集在一起,向他們安排任務:
“遼東到襄平,三百里路程。前半程兩百余里,有王建將軍出面遮掩,我們兩日走完,沿途可以整頓軍備。后半程,自遼隧至襄平數十里,不可能不驚動城中守軍。不過,城中值守的校尉韓起、宿舒兩人,皆是我父舊部,絕不致聲張。所以,只要我們行動夠快,直到殺入城內,才會有惡戰。我們只需要全力以赴地解決……”
他的心腹部下孫綜沉聲道:“公孫恭的兩千宿衛軍。”
“沒錯。這兩千精銳,非是易與。”公孫淵拍了拍繯首刀:“但我們現在兵甲精良如此,又是夤夜入城,以有備擊無備!我有十成把握!事成之后,我與諸君結為兄弟,榮華富貴皆與諸君共之!”
部曲、奴客等皆受公孫淵多年恩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孫綜鏘然抽刀在手,刺臂出血:“愿隨將軍!”
數十名扈從皆舉刀呼應:“愿隨將軍!”
后方忽喇喇大響,上千人舉刀綽槍,聲嘶力竭:“愿隨將軍!”
公孫淵猝然發難,率領這支憑空出現的軍隊沿著遼水急速行軍,而沿途各地守軍竟然烽燧不動,警訊不起。直到他們蜂擁殺入襄平城內,公孫恭及其親信部下們,竟沒能及時反應。
忽然間,城中火起,四下蔓延。
領兵守把城門的校尉韓起所部,忽然鼓噪反水,開門迎接公孫淵所部入內。
長史柳遠正帶著大批民伕上城協助守把,一看這情形,當場懵了。他拔劍在手,向城門方向狂奔而去,半途撞見韓起,連忙喊道:“韓校尉,貴部叛亂,快隨我前去彈壓!”
韓起連聲稱是,靠近了抬手一刀。柳遠應到倒地,被韓起砍下了首級。
韓起所部狂呼亂喊,都道:“城門開了!文懿將軍已經入城!文武降者免死!”
瞬息見,城中有槍戈互刺、箭矢飛射、馬蹄踐踏;有勇士廝殺、賊寇劫掠、百姓呼喊奔逃。
宿衛軍再怎么勇猛,一時間連召集都難,偶爾撞出數十人意圖反抗,立即被公孫淵所部殺散、殲滅。
公孫淵催軍突襲至此,沿途有王建、畢盛等將所部脅從。此時他忍不住哈哈大笑,遂留王建、畢盛等人在外,親自帶著如狼似虎的部屬們直入遼東侯府。
公孫恭這個廢人,治理遼東十載,卻不得人心如此。眼看雄城易手,今后便是我公孫淵在遼東施展了!
待到入得府邸,他卻忍不住疑惑:“公孫恭這廝,哪里去了?”
公孫恭名為遼東公孫氏的首領,其實近年來身體虛弱,將軍政事務都委托給身邊的側近之流,除非有大的禮儀場合,他深居府邸不出,極少露面。這也是公孫淵輕視他的原因之一。
可如今兵馬殺入了府邸,仍見不到他作出反應,甚至看不到他的人影……這可就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