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十矢俱發,曹軍千騎已然潰不成軍,一片血肉橫飛、人仰馬翻。中箭落馬的身體以各種扭曲的姿勢,橫七豎八地散落在地,無主的戰馬慌亂地打著轉。還騎在馬上的騎兵數量不會超過三五百,他們全都喪失了斗志,開始勒馬向后奔逃。
“好!”向寵激動地揮動拳頭。
“伯約干的漂亮!”諸葛亮身邊的好幾名侍從、參謀也都欣喜,有人甚至大力敲打著盔甲,連聲喝彩。
“幼常以為如何?”諸葛亮平靜地問道。
馬謖稍作沉吟,隨即道:“伯約還是急了,區區千騎,他不必動用所有弩手的,更不必十矢俱發……現在曹軍知道了我方弩手的大致數量,知道了連弩的射程,還知道了連弩射擊的正常頻率。丞相,接著曹軍繼續試探,目的便是確定我們裝填弩矢的速度了。”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得好。幼常你看,敵騎又來了。”
“是不是可以遣人通報伯約,讓他稍許有所防備?”
“不必。”諸葛亮搖頭:“就讓伯約放手施為,正要如此,曹軍才會自以為得計。”
諸葛亮與馬謖商議的時候,張遼正側耳傾聽戰場情形。
這片戰場,乃是夾在鹵中咸池和渭水河道間的平原。但關中的平原地貌,與河北、中原不同,地面雖然平整開闊,但自古以來流水反復沖刷,形成了密集而復雜的溝壑、谷地,將平原割裂成一處處臺塬。
臺塬并不險峻,不足以成為作戰的憑依,而臺塬間的無數溝壑谷地,卻成了天然的兵力調度通道,外人難以探查端倪。
此時張遼正牽馬而行,領著本部騎兵們,順著一處溝壑前進。這處溝壑的起點在曹軍本隊聚集的土崗后方,上有荒草莽林遮掩,恰好阻住了漢軍眺望的視線。而曹軍輕騎縱橫戰場的遮蔽作用,又使得漢軍的斥候不可能迫近探看。
于是張遼等人便在溝壑間偷偷潛行了數里,藉著兩軍正面鏖戰的機會,接近到了漢軍的側翼。
張遼背靠在溝壑的邊緣,仔細傾聽著己方輕騎的又一次突進。
待到騎兵們又一次敗退回來,他對旁邊的曹洪說道:“半刻。確定了,就是半刻。”
曹洪頷首,沉聲道:“十支弩矢,最快在百息之內射出,但每次更換弩矢的時間,需要半刻。這比我們預料的要快很多,顯然漢軍的連弩又換了新型號,不是原先當場裝填入木制卡槽的結構。”
“子廉將軍覺得,半刻時間,夠么?”
“當然不夠。”曹洪默然半晌,又道:“但也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