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看到了這海洋的無窮財富,單單是捕魚,有幾艘漁船一年下來也是可以獲利百萬,要是可以出海經商,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去朝鮮一趟就帶回來了三百萬兩白銀。
以前不知道這海貿的巨大利潤,還能夠淡定,守著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過過悠閑的小日子,現在知道了這海貿的利潤,那自然是要分一杯羹的。
想要分一杯羹自然是不能指望江南地區的這些大家族、大商人帶自己玩,武將勛貴歷來和他們都不是一伙人,雙方之間涇渭分明,玩不到一起。
所以想要吃蛋糕就只能夠自己組船出海經商,這不開海禁顯然是不行的,到時候買的漁船不能下海捕魚,買的海船不能出海經商,這不是要虧到姥姥家嘛。
不過他也是聰明人,也是看清楚了眼前的局勢了,要全面開海禁顯然是不現實的,不過沒有關系,只要能夠像謝遷、李東陽所說的一樣,先開漁禁,在少數地點實行也是可以的。
“臣以為謝公、李公所言甚是,不妨先在少數地區解開海禁,臣覺得天津就相當不錯,離京城近,又是北方,不用擔心倭寇侵擾,非常適合進行試點。”
想了想張懋也是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直接提出了在天津這邊當試點的建議,他的話也是立刻得到了武將勛貴們的支持。
特別是定國公徐永久、成國公朱輔接連站出來表示支持,他們三家幾乎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張懋一回來第一個聯系的就是他們,向他們說明了一切,也是商量好了要一起出海發財。
他們三個國公都站出來說話了,這幾乎是代表了武將勛貴們的態度,雖然他們一向很少表態,也是沒有什么存在感,但他們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
接下來陸陸續續有很多人站出來支持張懋的話,先在大明各地開漁禁,以天津為試點,在天津這邊全面開放海禁。
來自江南地區的官員一看這個樣子,頓時就明白了,這是大局已定,這朝堂之上,來自北方的官員都是以劉健、周經、馬文升為首,都是支持的劉健、周經的。
至于來自南方的官員,現在是群龍無首,謝遷提出了折中的方案,李東陽表示支持,兩人影響力巨大,其他人自然也是只能如此默認。
再加上這武將勛貴們也是表示了支持,并且還直接將試點放在了天津,這大勢就已經成了。
至于弘治皇帝的態度,大家一看就知道了,他一向愛民如子,現在既然捕魚可以養活很多人,他沒有理由不支持,至于什么祖制、國本之類、歷代先王之類的規定,一向都是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用,不需要的時候自然是丟到腦海。
“既然大家的意見都比較一致,那事情就這樣定下來。”
弘治皇帝見到眾人沒有像一開始一樣激烈爭論了,大家都支持折中的方案,也是笑了笑定下來,同時心里面也是默默的將剛剛跳出來的那些官員全部記下來。
“臣啟奏陛下,京城有人兜售海魚,擾亂市場,致使京城百姓損失慘重,更有甚者,在吃了這些海魚之后出現了不良癥狀,有嚴重者甚者性命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