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此案關系到皇權,關系到大明江山社稷的根本,我們無論如何重視也是不為過的,對于那些危害江山社稷的人,絕對不能姑息,必須嚴懲以警天下。”
“不過,陛下一向賢明,一向也是愛民如子,不喜暴政酷刑,而此案又牽連甚廣,單單是卷入其中的朝中大臣就有五十四位,還有地方要員,官倉官吏,更是牽連到幾個糧商的滅門慘案。”
“所以臣以為,此案理當慎重辦理,以免造成冤假錯案,讓陛下名譽受損。”
張懋的話其實本質上和劉健的話沒有什么不同,不過其中的細節還是有所不同的,劉健這邊側重于說災荒之事,而張懋則是側重于說這些人限制皇權、威脅大明江山社稷的根本,這其中就有很大的差別了。
如果僅僅只是勾結糧商發國難財,雖然該殺,但是一般不會牽連家人,可是如果是涉及大皇權,這就和謀反差不多了,是要牽連九族的。
聽完張懋的話,弘治皇帝滿意的笑了笑點點頭,最后目光看向蕭敬說道:“蕭敬,你怎么說啊?”
蕭敬身為弘治皇帝的秘書,以往談論國家大事可都是沒有他的份,他也只能夠老老實實的站在一旁聽著,所以他現在也是習慣性的如此,站在旁邊仔細的聽著。
卻是沒想到,弘治皇帝現在竟然會問問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讓他有點受寵若驚,同時也是有些驚喜,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們這些宦官的一切榮辱可都是維系在皇帝的身上,這皇帝更寵信自己,日子自然就更好過了。
“回陛下,此案目前也僅僅只是初步審理,其中還有很多事情并沒有弄清楚,而且目前所知曉的大臣雖然都是朝中重臣,但這些人當中并沒有一個可以領頭的,所以我們也是認為,在背后還有更多、位置更高的牽頭人。”
“我也認為此案理應慎重的仔細審理,爭取將所有的社稷蛀蟲全部查出來。”
蕭敬想了想說道。
在調查這個案件的過程當中,蕭敬就已經發現了這一點,參與此案的人絕對不止目前的這幾十個人,朝中肯定還有真正的大佬沒有查出來,這些大佬行事一向小心謹慎,很少會留下蛛絲馬跡,想要查出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蕭敬還是有信心的,廠衛的力量非常的強大,干這方面又是他們的專業,更何況現在已經抓到了幾十個官員,想要撬開他們的嘴,查到更大的大魚也并非不可能。
聽到蕭敬的話,劉健、李東陽、周經、馬文升四人頓時就微微皺眉了,心里面暗道糟糕,本來就已經牽連到了幾十個大臣了,這要是再牽連下去,誰知道會牽扯到多少人,會牽扯出朝中的那個真正大佬。
“宦官果然都不是好東西~”
周經心里面忍不住罵道,對于宦官和廠衛就更加的厭惡了。
“以后還是要多勸說陛下不要倚重宦官和廠衛的力量,這個案子這樣一直查下去的話,說不定就會和開國時候的那些案子一樣了,到時候就要死幾千上萬人了。”
劉健心里面也是這樣想道。
“唉,到底是誰會想著限制皇權?”
“本來陛下就是一代明君,親賢臣遠小人,這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李東陽心里面嘆口氣,腦海中卻是飛速的閃過一道道人影,仔細的思索著,這背后操控的人到底會是誰。
“既然你們都認為此案牽連甚廣,理應慎重審理,那這樣吧,此案還是有蕭敬這邊去查,不過劉健、李東陽、張懋你們三個作為監督,負責監督廠衛的審理,如果有牽連無辜的事情,你們可以隨時向朕稟報,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是也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弘治皇帝看了看眾人,想了想說道。
說道最后一句話的時候,他的語速放的很慢,字字帶著殺氣,這讓在場的這些人一個個都忍不住微微寒顫起來。
弘治皇帝這一次真的怒了,不死一些人是很難讓他消氣了。
大明鎮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