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每一次乾清宮、坤寧宮之類的著火都會被有心人用來大做文章,如果乾清宮著火肯定就會有人說皇帝無德,有失民心,所以天降災禍之類的。
至于坤寧宮著火,則可能會被人說成是皇后無德,持寵而驕,霸占帝恩等等,甚至于還會被攻擊為干涉朝政,禍害皇家子嗣等等。
總之很多時候,隨便一件事情都能夠被有心人用來大做文章,這乾清宮失火這樣的大事,那更是如此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弘治皇帝去給自己的奶奶太皇太后周太后問安的時候,周太后立即就對弘治皇帝說道:“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果然禍及矣!”
周太后所說的李廣當然不是歷史上漢朝那個飛將軍李廣,這個李廣是宮里的一個太監,不過這個太監和一般的太監不一樣。
他是一個專門靠著符箓祀蠱來獲得弘治皇帝寵信的太監。
你沒有聽錯,歷史上被大吹、特吹,號稱完美皇帝的弘治皇帝竟然也會迷信這些,甚至于還寵信專門做個事情的太監。
這里就不得不說下李廣得寵的原因,弘治皇帝身體一直不好,現在也不過才三十多歲的人,可是看起來已經和五十多歲的老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弘治皇帝本身身體很弱有關系,這跟他小時候的遭遇有關,另外一個方面主要還是他太過勤于政務,又缺乏鍛煉,身體自然不行。
三十多歲他就已經感到自己身體不行了,所以也和歷史上其他的皇帝一樣,迷信于煉丹、長生不老、養生之道等等,試圖通過一些辦法來獲得更長的壽命。
而李廣這個太監,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孕育而出的,獲得了弘治皇帝的寵信。
弘治皇帝這個勤儉節約的皇帝在李廣的頭上花了很多錢,建萬歲山,修毓秀婷,半法事祈福消災、收集奇珍異寶、珍貴藥材用來煉丹等等。
毫無疑問,李廣做的這些事情肯定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他借著弘治皇帝寵信,大肆貪污,收受賄賂,掠奪民田,專鹽利以萬計,造的私宅奢華無比,取玉泉山水環繞。
建毓秀亭的時候說可以祈福消災,偏偏那個時候,弘治皇帝好不容生出來的一個幼公主又夭折了。
朝廷上下,宮廷內外,大家對這個李廣可謂是恨之入骨,弘治十年三月的時候,戶部主事胡爟、祭祀郎中王云鳳,給事中葉紳、御史張晉等就上書彈劾李廣之罪,請斬其首以消弭天災,言辭甚是激烈。
但弘治皇帝對李廣重新不疑,根本就沒有理會,這更是助長了李廣囂張的氣焰,目中無人,惹的朝中內外都對他非常不滿。
甚至于連周太后都對此頗為不滿,所以也就有了她老人家找弘治皇帝所說的這些話了。
她里面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說弘治皇帝寵信李廣,所以才有了禍事降臨。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硬著頭皮說道:“奶奶,也不過是一場普普通通的火而已,哪里是什么災禍,孫兒已經讓人查清楚了。”
在周太后的面前,弘治皇帝沒有一絲的架子,他幼年靠著周太后一手撫養長大,感情很深,對周太后也是非常孝順。
“查清楚就好,怕就怕陛下你啊,被妖人蠱惑,這符箓、煉丹之術豈能相信?”
周太后看了看自己的孫兒,嘆口氣說道,她其實是知道弘治皇帝為什么要重新李廣的,眼前的弘治皇帝,才三十多歲就已經蒼老無比,她是看在眼中的。
她這一聲,經歷了四朝,她也不想死在弘治皇帝的后面,不想再聽到宮里面皇帝駕崩的鐘聲,可是看著眼前的弘治皇帝,她又非常害怕出現這樣的事情。
“孫兒知道,孫兒知道,奶奶您放心。”
弘治皇帝連連點頭,周太后這里自然是先應付下來,至于李廣的事情,他慢慢在想辦法來處理。
周太后對弘治皇帝所講的這些話也是很快就傳到了李廣的耳朵里面,李廣這個人其實膽子小的很,聽到周太后都找弘治皇帝說自己的事情,直接被嚇的飲鴆自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