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會偷工減料?”
張懋笑了笑搖搖頭反問道。
“以劉晉的個性來,他是絕對不會偷工減料的,而且相反他就將宮殿建的極其的奢華。”
徐光祚很是了解劉晉,非常自信的道。
“對,既然是給陛下建造的宮殿,肯定是會建造的最好,即便是花費再多的銀子,他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英國公張懋笑著點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他還如何賺錢?”
成國公朱輔不解的道。
“呵呵,我也不知道,不過大家回去之后都趕緊籌集銀子,只需要盯著劉晉就可以了,他做什么,我們就跟著做什么,保管賺錢。”
張懋笑了笑很是自信的道。
劉晉賺錢的本領他可是已經領教過聊,隨便做個什么事情都是大把、大把賺銀子的,張懋現在的投資理念那就是跟著劉晉走,保管不會錯。
“要不我們去找劉晉聊一聊?”
徐光祚想了想提議道。
“正有此意~”
“走~走~”
張懋和朱輔互相看了看,笑著道,也是直奔著劉晉府上去。
劉晉的府上書房當中,劉晉此時正拿著筆在默默的計算著幫弘治皇帝建乾清宮自己能夠獲得的好處。
用英國公張懋的話來,他劉晉豈會做虧本的買賣?
“幫皇帝干活果然好處多多啊,難怪古今中外都喜歡拍上位者的馬屁,這上位者隨便給點好處也足夠吃一輩子了。”
劉晉默默的盤算著這次幫弘治皇帝修乾清宮能夠獲得的好處,心里面也是忍不住一陣感慨。
“辦鹽場的事情已經搞定了,接下來就是在渤海灣這里尋一個地方曬鹽了,后世長蘆鹽場所在的區域就非常不錯。”
“沒想到弘治皇帝現在也腦袋開竅了,竟然也會想著要參一股進來。”
“辦鹽場簡單,這鹽生產出來之后該如何銷售,這才是難題,要保證這個鹽的銷售價格比其它的鹽更低,這就意味著我必須要掌控整個銷售連接,看來還是要采用津水泥廠的銷售模式了,搞代理商制度。”
“也只有搞代理商制度成能夠將鹽的價格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然如果僅僅只是非常簡單的銷售模式,這產出的鹽到了老百姓的手中,必然還會是一個高價。”
劉晉拿出筆默默在紙上將這一點記下來。
“瓷磚廠肯定是要建一個,給弘治皇帝建了宮殿之后,這瓷磚肯定會流行起來,到時候就會和這玻璃一樣,成為了上流人物競相追逐的對象。”
“不過瓷磚這東西,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我能夠造,其它的瓷窯就更能夠造,關鍵還是品質與價格,不過賺個第一波就差不多了,等到紅海一片的時候就可以退出了。”
看著設計圖上面的乾清宮,劉晉又默默的記下了瓷磚,這也是要安排人去做的,京城周圍就有大大的瓷窯,不過這里的瓷窯燒制出來的東西都很普通,遠不如這個時代最有名氣的福建德化窯、江西景德鎮瓷器、浙江處州、江蘇宜興這些瓷窯,也不如永樂官窯。
但技術也還可以,用來燒瓷磚肯定是沒有問題,瓷磚畢竟不是瓷器,要求低很多、很多。
“瓷磚廠、磚廠這兩個廠可以一起辦,也是可以放在一起,生意都還可以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