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和唐伯虎自然也不例外,到了京城之后就去拜訪了自己的老鄉程敏政。
這去拜訪自己的老鄉自然是不能空著手去的,但古代的這些讀書人又非常的清高,一般的東西他們是不會收的,后世流行的土特產在這個時代不管用。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尷尬的問題,古代的讀書人就想到一個極好的妙招,那就是以晚輩的方式向自己的老鄉要點墨寶什么的。
要點墨寶無非就是為了什么學習啊、勉勵自己什么的,這非常符合文人們的尿性,但這個墨寶自然不能是白要的,于是就有了潤筆費這個東西。
所以古代的舉人進京考試拜訪自己的當朝為官的老鄉,一般都會向對方要點墨寶什么的,然后借此給點潤筆費,這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更是將讀書人彎彎道道的東西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東西,現在也是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大家都這樣。
沒有辦法,老朱同志給大家定的薪酬待遇實在是太低了,要是指望朝廷給的那點俸祿一個個都要餓死。
當然這也是一個上不了臺面的不成為規矩,平時沒事也就這樣,大家誰都不會去點破,因為即便是如內閣首輔劉健這樣的閣老,他也一樣收潤筆費的。
要不然他的老鄉三邊總制劉宇也不會得到他的賞識了,估計也是沒少向劉健要墨寶。
但歷史上的唐伯虎和程敏政偏偏就是倒霉在這個事情上面,徐經和唐伯虎這兩人來京城趕考,自然也是會和其他人一樣去拜訪下自己的老鄉,彼此混個臉熟,拉個老鄉的關系,兩人要是能夠考上進士,以后同朝為官什么的也好互相有個照應之類的。
這都是人之常情,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劉健都還照顧自己的老鄉劉宇呢,估計說不定還扯上了同宗的關系,畢竟都姓劉嘛。
兩人去拜訪程敏政,徐江他的父親剛剛去世不久,所以他就借著這個事情向程敏政要了一個祭文,給了幾百兩金的潤筆費。
本來這都是很常規的操作,至于說鬻題可能性太小,古代科舉考試非常的嚴格,他程敏政官至禮部右侍郎,根本就沒有必要去鬻題貪圖那點銀子,再者唐伯虎這人心高氣傲,自負滿腹經綸,估計也是不削于去鬻題。
可偏偏唐伯虎這個狂傲自大的人,一考完就到處吹牛說自己必定考第一,于是被人給聽到了,程敏政的對頭冤家之類的就以此來做文章,一紙彈劾輕輕松松就將一個禮部右侍郎給扳倒了,至于唐伯虎和徐經不過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犧牲品罷了。
盡管事后的調查這并不是什么鬻題,但程敏政收取徐經、唐伯虎潤筆費的事情也是爆了出來,這也就成了程敏政的污點,他因此郁憤不平發癰而死,唐伯虎也是因為這個事情,被貶為小吏。
其實說到底這根本就不是什么鬻題案,而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官場斗爭,官場斗爭,雖不見刀光劍影,卻更兇險萬分。
現在因為劉晉的穿越,歷史竟然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本應該因為鬻題案而牽連的程敏政,卻是被去年官倉失竊案給牽連進去了。
“我這算不算幫了唐伯虎一次?”
想清楚這些,劉晉也是笑了笑微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