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看著劉晉,很是張狂的說道。
“我覺得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有緣一起參加會試,能夠彼此互相認識,這是緣分,既然有緣分,就應該好好的珍惜,這比文斗墨贏了雖然高興,但難免會讓人落面子,我看還不如大家一起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的喝喝酒,慶祝一下我們你我有緣相識于此。”
“大家覺得呢?”
劉晉心中微微的嘆氣,麻蛋,要是我積分夠多的話,我非比死你不可,只是前段時間用金手指用的太多了,積分不多了,考完科舉還要辦紡織廠,自然不舍得用掉這寶貴的積分。
“劉兄說的對,相逢便是緣分~”
豐熙第一個站出來說道,覺得劉晉的話似乎還挺有佛家的一點思想,講究緣分,緣字妙不可言。
“劉兄說的有道理,大家開開心心喝喝酒,慶祝一番也是不錯的。”
來自廣東的倫文敘用著有點蹩腳的官方說道,帶著濃濃的粵音。
“此意不錯,甚合我意~”
孫緒也是笑著說道。
其他的眾才子一個個也是跟著紛紛點頭,覺得劉晉這人長的好看,說話又好聽,還真心讓人喜歡……
“劉兄此言差矣,我等文人才子相聚一起,光有酒肉怎么行,不弄文舞墨,豈不是和販夫走卒之輩沒有任何的區別?”
唐寅一看劉晉不和自己比試,頓時就覺得索然無味,忍不住說道。
“販夫走卒之輩也是人,他們靠自己的雙手賺錢養活自己,養活自己的家人,這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
“相反我等讀書人,雖是讀圣賢書,卻不事生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是沒有販夫走卒之輩,我們吃什么?喝什么?”
劉晉看著唐寅這架勢,今天不好好和他說一說,他是不會甘心了。
“劉兄所言甚是,我等雖是讀書人,但也應飲水思源,販夫走卒雖大多不識圣賢之言,但卻同樣為大明做貢獻。”
倫文敘聽到劉晉的話,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倫文敘其實家境非常的貧寒,他的父母根本就沒有錢給他讀書,他是從小自己偷偷的跑到私塾旁邊偷學的,后來私塾的老師見他求學誠懇,又天資不凡,所以就免費教他,這才有了后面的狀元,這也是廣東地區這邊流傳的佳話了。
甚至于有一個粥鋪的老板,每次見倫文敘可憐,每天都免費給他粥喝,后來倫文敘高中狀元回到廣東,也是給這個粥鋪的老板送了一個牌匾,叫‘狀元及第粥’,一直延續幾百年,極為有名。
大多數的讀書人都非常的清高,自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看不起一般人,這一點倫文敘可是深有體會,他很少見到有讀書人能夠像劉晉這樣尊重普通人。
其他人雖然沒有開口,不過也大多數都微微點頭,但打心里其實和唐寅差不多,我讀書人就高人一等,怎么能夠和販夫走卒之輩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