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他在村里人、親朋友好友的眼中就是能人,能夠一個月賺三兩銀子,還能夠去參與修建皇宮,上個月回村里,大家看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所以他覺得他最需要的就是工作,一個能夠讓自己活的有尊嚴的工作。
“工作?”
朱厚照和王守仁都微微有些傻眼了,沒想到他的回答竟然是這個。
“你不需要錢嗎?”
朱厚照想了想問道。
“當然需求錢,誰都需要錢,不過多少錢才能夠讓人滿足呢?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錢也不是萬能的。”
李水根點點頭,接著又說道:“小人家境貧寒,確實是需要錢,但小人也是知道,這錢只有自己雙手掙來的才花的踏實,花的安心。”
“現在在這里干活,每個月有三兩銀子,還有包一日三餐,又能夠替當今天子做事,這就足夠了。”
聽到李水生的話,朱厚照和王守仁都陷入了沉思。
一個月三兩的銀子外加一日三餐就能夠讓他滿足,這就說明如果有這個條件給其他的普通老百姓,他們也能夠滿足。
“殿下,王兄,其實普通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他們能夠靠自己的雙手養活一家老小就可以了。”
“所以這治國之道,并不光是在朝廷之上喊一喊為黎民百姓謀福祉,為蒼生做主就可以的,而是應該要清楚的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又如何盡可能的多讓更多的人獲得這種需求。”
劉晉看了看兩人,想了想緩緩的開口說道。
“我和殿下雖然談的是如何賺錢,這確實是沒有錯,我和殿下也從中賺到了很多銀子,但我和殿下在賺銀子的同時,也是讓更多人也一起跟著賺了銀子,同時也讓更多和李水根這樣的普通老百姓獲得了一份有尊嚴的工作。”
“西山煤業它現在的用工人數有將近一萬人,他們的收入基本上也都能夠達到三兩銀子一個月,這也就意味著有一萬個和李水根一樣的家庭能夠過的不錯。”
“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廠、天津水泥廠、天津制衣廠,還有密云鐵廠、長蘆鹽場,這些都是我和殿下的產業,每一個產業少則招工上萬人,多則招工數萬人,每一個工人的收入至少也能夠達到三兩銀子的月錢。”
“可以算一算,因為我和殿下辦的這些產業,單單是招工這方面至少也是有十萬人能夠和這個李水根一般,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夠養家糊口,能夠過的有尊嚴。”
“如果算是關聯的行業和作坊等等,至少也是還能夠帶動幾十萬人的就業,能夠讓幾十個萬和李水根這樣的普通老百姓獲得工作,而這每一個李水根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
“你可以算一算,這背后又會有多少人因此收益?”
“現在京津地區需要的勞力非常龐大,無數以前窮苦不堪的人都能夠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一家老小。”
“因為我和殿下,如此多的人收益,這難道不是為大明做貢獻?”
“這難道不是為君治國之道?”
劉晉的話鏗鏘有力,說話的時候更是挺直了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