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角度去治國~”
“我喜歡~”
“老劉真是人才,明明是如此不要臉的事情,硬是讓他上升到了如此高度,佩服啊。”
朱厚照忍不住再次對劉晉表示了佩服,這能力也真是沒了誰,不過本太子喜歡,講的有道理。
本太子賺銀子是假的,為國為民才是真的。
至于王守仁則是皺著眉頭,沉思起來,劉晉的話很有道理,歷朝歷代都在用圣人之道來治理國家,可是為什么還會有朝代更迭,歷史輪回呢?
難道真的都是因為君王昏聵無能?
未必都是如此,很多亡國之君未必就真的是沒有才能,也未必就真的昏聵無能,這其中必然有一些一直以來大家都沒有發現的道理,能夠揭示朝代更迭,社稷興旺的東西在里面。
儒家的這套東西已經沒有辦法去解釋這些,或許從經濟的角度,能夠找出歷朝歷代朝代更迭的真相,找出其中的規律。
另外劉晉所說的,讓百姓安居樂業,原先的一套也同樣可以做到,老百姓有田種,同樣也是可以養活自己,養活自己的一家人。
如果這些做工,一旦失去了工作,和失去田地,沒有田種的農民又會有何區別?
本質上來說都是一樣的,那又該如何去解釋這一切呢?
王守仁的腦海中有很多、很多的疑惑,有太多、太多想不清楚事情,不過很快,他整個人就來了精神。
他是一個頗有研究精神的人,如果放在后世,絕對是一個大學者或者是大科學家,因為一旦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了,他就會全力以赴,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一定要將其中的道理給研究透徹了才會罷手。
“經濟學~或許可以去試一試,和劉晉一樣,自己開辦一些工廠、作坊之類的來研究一下,如此才能夠真正的弄清楚其中的道理。”
很快,王守仁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他準備和劉晉一樣,去開辦一個工廠,然后通過開辦工廠來研究其中蘊含的一些道理。
他就是如此牛叉的一個人,研究什么東西,他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開工工不是為了賺錢,僅僅只是為了研究劉晉所說的這些東西。
因為他覺得,任何的事情你沒有親自去實驗,親自去經歷的話,你根本就沒有資格去討論這件事情,知易行難,很多東西只有自己親自去試一試,去做一做才能夠真正明白其中的難處和道理。
這是他一直以來奉行的一個行事準則,敢于嘗試,從實踐當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探尋出蘊藏在事務之中的真理。
劉晉并不知道眼前的王守仁竟然有了開工廠的想法,如果知道了,估計肯定要大吃一驚的,因為自己的一番話,竟然將王守仁忽悠到了資本家的道路上去了,也不知道是好是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