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報紙,報道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新聞素材,從國家大事、各地的奇聞異事、經濟、軍事等到相關的內容等等都可以刊登。
但這些新聞素材并不會自己飛到你的手中,這就需要有專業的新聞記者去大明各地收集新聞素材,收集起來的新聞素材又需要經過編輯的審核。
那些新聞素材是可以發的,那些新聞素材是不能發的,那些是有價值的,那些是沒有價值的,編輯的審核就非常重要了。
沒有龐大的新聞記者隊伍,你報紙辦起來,別說一天一報了,你可能一個月一報你都不行,因為你都不知道該印一些什么東西出來。
這是這個時代辦新聞報紙最大的一個難點。
因為交通不便,通訊不便,信息傳遞極為緩慢,除了官方這邊搞出來的八百里加急速度很快之外,其它的消息傳遞都非常的慢,而且往往只能夠在很小的一個范圍傳播。
沒有新聞素材,報紙根本就辦不起來。
劉晉將大明早報的總部放在了京城這邊,直接花大價錢購買了三進的大院子來作為大明早報的辦公地點。
此時大明早報總部的一間院子當中,劉晉看著院子里面的百來號人,這些人就是大明早報的第一批編輯和新聞記者。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劉晉從麾下產業當中抽調出來的,一個個都已經能識文斷字,也能夠寫一些東西,有著一定的基礎。
還有一部分則是劉晉花高價錢聘請過來的秀才,比如坐在最前面的五個人,鮑繼文、歐陽光、吳樟、劉子立、周致,這五個人都是秀才,還是落魄的秀才,而且年紀都已經有四十多歲,科舉無望,只能夠靠教書、寫字為生。
當然了,再落魄那也是秀才,也是讀書人,都非常的傲氣,劉晉也是花了大銀子才招募到的,一個人一個月10兩銀子的月響,再加上其它的福利待遇,這才招募到這五個人過來當編輯和主編。
辦報紙自然還是要嚴謹一些,錯字別字什么的自然要好好的審核,更重要的是這語句之類的也要嚴禁一些,不能出現太大的錯誤,不然就會讓人笑話。
自己產業里面培養出來的這些人,識文斷字,算數之類都可以,但畢竟不是從小系統性教育出來的,很多方面自然還是不如這個時代的讀書人。
而秀才是劉晉能夠請到的最厲害的讀書人了,至于舉人,想都不要想,舉人是真正邁入特權階級的人,是不會過來當什么編輯、主編的。
“各位,非常感謝對我的信任和支持,原因加入到大明早報~”
劉晉看了看眼前的這百來號人,滿臉笑容的說道。
對于劉晉的大明,大家自然是早就已經耳熟能詳了,此時大家都看著劉晉,仔細的看著這個狀元公,這個高人子弟。
特別是最前面的鮑繼文、歐陽光、吳樟他們五個秀才,人比人氣死人啊,自己五個人都一把年紀了,連個舉人都考不上,而眼前的劉晉,他年紀輕輕就是狀元郎了。
本來五個人也是不想來做什么編輯和主編的,好歹也是讀書人,也是要面子的,教書育人,那是桃李滿天下,不算丟人,還享譽諸多的清譽,至于寫文賣字,那也是被生活所迫,讀書人的事情嘛,總是能夠找到一些借口來給自己美化、美化的。
這編輯和主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