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十年憋屈的天子,你難道還想讓弘治皇帝回到從前?
估計著誰要是再讓弘治皇帝交出軍權、限制弘治皇帝的財力的話,弘治皇帝絕對第一個殺了你。
劉晉麾下是有龐大的企業、商行,但這些可都是和弘治皇帝、太子以及朝中諸多權貴們一起合伙辦的企業。
站在這朝堂之上的,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和劉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太多、太多的商行都是劉晉牽頭,帶著大家一起發財致富的。
你要是有這個本事,你也可以。
可是偏偏你沒有這個本事,還在這里說什么與民爭利的話。
這話要是放在以前用來對付下弘治皇帝還行,可是現在,大家誰還不清楚那些商人、士紳們的尿性。
劉晉麾下長蘆鹽場的鹽,一斤上好的雪鹽也才幾文錢一斤,可是以前那些鹽商手中的鹽呢,隨隨便便一斤都要幾十文,有時候甚至于賣上百文。
你這樣胡亂的攻擊劉晉,不僅僅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甚至于還要讓弘治皇帝更加的反感你,對劉晉更加的信任。
“夠了!”
果然,坐在龍椅之上的弘治皇帝極其不悅的大聲喊道。
很顯然,張彩的胡亂攻擊、誹謗,觸及到了弘治皇帝的底線。
弘治皇帝很清楚,自己能有今日,劉晉占據了很大的功勞,否則弘治皇帝要錢沒錢,想要辦點事去又辦不成,圣旨出了京城就跟廢紙沒有什么區別,大明內憂外患,他可能在幾年前就得腸癰死了。
現在這個張彩真的是猶如瘋狗一樣胡亂的攻擊劉晉,張口閉口提到祖制,這要是讓他得逞了,那以后群臣就會如同洶涌的浪潮一般,要求弘治皇帝再恢復以往的諸多制度,要求取消稅務衙門等等。
到時候大明就又會回到以前的樣子,自己這個皇帝又會變成以前那個窩囊的皇帝,要錢沒錢,要辦事又辦不成,而那些口口聲聲喊著忠君愛國的大臣,一個個卻又自私自利,爭權奪利,完全不顧國家的生死存亡。
這絕對是弘治皇帝不想看到的事情。
已經不是攻擊劉晉如此簡單了,攻擊劉晉沒有什么,大臣之間互相攻擊、爭權奪利的事情多了,自古以來都是有的。
劉晉也好,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也罷,誰都遭到過彈劾、攻訐,朝堂之上的爭斗歷來兇險萬分。
作為皇帝,臣子之間的爭斗,皇帝還是很樂意看到的,因為這樣才能夠有利于掌控朝局。
可是斗爭都斗爭,但關系到國家大事,關系天子宏圖大業的時候,弘治皇帝就不能容忍了。
弘治皇帝可不想再回到從前,更不想處處都被所謂的祖制給約束和束縛。
現在的大明正面臨著千古未有之局面,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之上,需要的是不斷的勇猛前進,不斷的革新,而不是再和以前一樣。
弘治皇帝的聲音回蕩在金鑾殿上,一時之間,群臣紛紛恭敬的低頭,變的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