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戎車來到瞭望塔前,田信看一眼戎車上的青色華蓋,領著田紀登上這架繳獲的孫權羽蓋戎車。
他抵達時,關羽正研究地圖,身邊盡是虎牙軍、龍驤軍的軍吏。
羅瓊將一卷軍書遞給田信,田信鋪開一看,是虎牙軍的各營捕斬、折損、盈獲數據,還有斬將、奪旗、繳獲、屯將以上軍吏的死傷名單。
關羽這時候說:“孝先穩重,可率虎牙軍、龍驤軍營士五千二百人移鎮襄陽,郭睦領南鄉兵為副將,一同護衛于禁所部……返回漢水北岸。定國留守麥城,醫護傷員。”
關平、郭睦正要拱手,田信說:“君侯,還是由末將留守麥城醫護傷兵吧。”
關羽審視田信:“孝先,襄陽之重,不在江陵之下。營中諸將,唯有你去,我才安心。”
田信搖頭:“定國兄督兵慎密,自能守護襄陽不失。末將想在麥城救治傷員。自從戎以來,末將前后殺敵近有二百。如今想救治些人命,以求心安。麥城地處沮水、漳水之間,土地肥沃,末將想在此屯田。”
見田信目光澄澈別無其他雜念,關羽就看郭睦、鄧輔:“二位回歸本郡后,可多收集藥材運往麥城。春耕前,二郡各送牛馬三十匹至麥城。孝先既有意在麥城軍屯,那麥城周邊方圓百里,孝先便宜行事。”
郭睦、鄧輔拱手應命,關羽又說:“梅敷將率三千余落荊蠻內附,四百余落安置在當陽、麥城,孝先好生接待,不可欺凌。”
三千余落,幾乎是把南鄉、襄陽、房陵、上庸諸郡的荊蠻一網打盡。
一落,不是一戶,而是一個邑落。
小的三五家七八戶二三十口人,多的三五十戶二百多口人。
梅敷也沒辦法,他是蠻王不假,可還是拿了魏國將軍印的蠻王。
荊州軍已拿到襄陽,等到明年秋季跟曹操決戰時,處于漢水南岸,群居于山谷、丘陵中的荊蠻部族,尤其是梅敷會受到荊州軍的掃蕩。
沒必要為了遙遠的曹操去跟荊州軍作戰,梅敷就這么降了,還要帶著寶貴的人口往江陵、夷陵一帶的平原遷移,躲避襄樊戰場的牽連。
荊蠻都開始南遷,想必南鄉、南陽二郡的百姓也會往江陵一帶遷移。
攻下襄陽全據漢水之利,荊州軍已有足夠的力量、地利守護腹心區域,使之不受戰爭干擾,最差也能恢復劉表時期的盛況。
不管是荊蠻,還是五溪蠻,在田信眼里其實跟漢人區別不大,荊州有足夠的田地同化這些部族。
下午時,陣亡吳軍及首級堆砌在坑槽中,熊熊烈焰沖天而起。
田信換一領細麻絳色戎袍穿在身上,站在沮水、漳水匯流處眺望北邊烈焰、濃煙,這里是上風口。
在這里沒等多久,徐祚就乘船抵達:“罪人徐祚拜見將軍。”
見徐祚忐忑不安,田信安撫:“君舉義來歸何罪之有?君侯不愿強人所難,你所部吏士愿效力者幾人?”
徐祚呈上三卷竹簡:“將軍,只有堪堪五百人愿隨徐某效力。余者思念家眷,或畏懼孫權誅連,故存去心。若不是君侯、將軍在此大破孫權,恐怕愿隨我效力者不足二百。”
田信翻閱竹簡軍書,留下效力的人不多,可留下的器械、戰船、輜重卻是不少,特別是荊州軍最緊缺的軍糧:“徐君有功,封侯應在我前。”
徐祚趕緊拱手口稱不敢,田信只是微笑:“我所言皆是真心,荊州無一年積蓄,如何能造這些戰船、器械?徐君舉義,使荊州士民省卻一年積蓄,這功勞遠在田某之上。”
徐祚神色漸安,說:“將軍,徐某來時,荊門水寨所屯謝旌所部已匯合夷陵城、夷道守軍往油江口去了。”
“此意料之中之事耳,以你觀之,孫權可會撤軍東歸?”
“將軍,孫權心機深沉,無人能猜度。”
徐祚稍稍停頓,又說:“今若倉惶退軍,荊州東三郡不復為孫氏所有。我以為唯有小勝一場,回護顏面,孫權才肯退軍。”
小勝?
找誰去打一場勉強能裝裱門面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