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刀劍才能殺死幾個人?
饑餓、疫疾才是人口減損的大頭。
田信夾散魚肉挑去魚刺,送入口中細細咀嚼江魚鮮美,笑說:“承貞兄無需見外,我只是不喜遭人質疑。剛書寫《防疫救護十二策》時,許多軍吏也是不解,再三詢問,擾的我不勝其煩。”
早餐還沒吃完,黃權就拿著一卷帛書走入營帳,對用餐的將校說:“前將軍、左將軍一同傳令,使虎牙將軍田孝先率吏士四千,徐承貞為副將統率水師三千,乘船走湘江移鎮泉陵城。十五日正午之前,無召回軍令,則率部渡靈渠,討伐步騭全取交州。”
田信放下筷子起身接住軍令,上下審視,問:“護軍,我幾時出發?”
“飯后即可出征,三千水師早已編好,孝先可率夷兵兩千,沿途可在武陵、長沙、零陵各遴選一營壯士。桂陽都尉所部可為孝先偏師別部,協同進擊。”
黃權說著看向陸議及其身后謝旌等出身江東世家、豪族的舉義將校:“謝承明勇毅善戰,可愿充虎牙軍行營假司馬?”
謝旌起身拱手:“愿往。”
現在孫權大面積啟用、重用宗室、北方人,謝旌出自山陰謝氏,家族中雖有一位謝夫人在孫權身邊。可身為江東豪強自然清楚一些道理,孫權要殺人,又豈會因為一個沒有生育子嗣的謝夫人而心慈手軟?
江東的形勢已經擺明了,孫權準備在這個曹操、關羽都無力進取的緊要時刻,依托宗室、淮泗將領徹底清洗江東門閥。
將孫策沒有完成的事業進行到底,這已是必然。
不然孫權沒法向天下人解釋江陵之敗,也沒法解釋麥城慘敗。
如果陸議通漢,那種種一切就能解釋明白。
不是他孫權不行,而是陸議伙同關羽給他布置圈套,才引著他撞到荊州軍布置的埋伏圈里。
陸議通漢,那江東世家必有同謀者。
為避免再出現類似的慘敗,也為給淮泗將領、宗室將領一個說法,只好徹底掃滅江東大族。
干掉江東大族,孫權、宗室、淮泗將領自然能吃飽喝足,直屬力量不降反增。
謝旌不想死,很干脆的追隨陸議突圍,脫離江東。
何止是陸議、謝旌,就連虞翻也在孫權的懷疑名單內,而且排序還在陸議之上。
虞翻是江東大族出身,還是個特立獨行的狂野士人,是個提著矛追隨孫策左右沖殺的猛人。
而虞翻幾乎沒有朋友,他僅有的兩個朋友都已過世,一個叫龐統,一個叫陸績。
龐統陸績,在孫權眼里的形象很不好,一個是周瑜心腹,帶著重要的攻蜀計劃投奔劉備;一個是仇家子弟,死亡時還要留下箴言詛咒孫氏割據江東只有六十年命運。
若不是虞翻精擅醫術,襲擊荊州時也不會將流放交州的虞翻重新啟用。
孫權幾乎可以肯定是虞翻泄密,也只有充當副使的虞翻才能掌握糜芳被策反這么隱秘的消息。
只是虞翻反應速度比孫權動手速度更快,在孫權封鎖長江各處渡口之前,虞翻就帶著十一個兒子及女眷躲在運糧船里,慢悠悠順江而上,走漢水駛入漢津。
江東大族勢力盤根錯節,即將起兵反抗孫權屠戮的大有人在,若只是一心逃命,有的是財力、人脈和影響力。
就這樣,閏十月十二日的傍晚,虞翻出現在的漢津港口。
面對愕然的諸葛瑾,虞翻劃開手掌指天立誓:“吳侯兵敗,卻遷怒陸伯言及虞某,可謂糊涂。皇天后土為鑒,虞某此前不曾泄密,亦可擔保陸伯言。我料泄密者,必是孫權左右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