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桓帝時一口氣將東羌聯盟剿滅,打服了西羌,靈帝以來涼州就是動亂之源,到現在涼州除了天水一帶還有編戶齊民穩定稅源、糧食出產外,余下地方早打爛了,就剩下先秦、兩漢修筑的城池、烽燧還佇立在各處。
曲演反魏不假,可不一定向漢。
接手涼州,就像接手南陽一樣,會成為一個包袱。
以目前實力只能消化其中一個,現在南陽已經入手,就該拼盡全力維護、休養南陽,以南陽作為今后戰爭的發動機。
若再貪涼州,那什么都撈不到,不會有好結果的。
可也理解張飛、魏延,關羽在荊州打的太漂亮了,張飛、魏延自然想迎頭趕上。
涼州是魏延唯一能插手的區域,而打下涼州下一步就是夾擊關中,這是計劃內張飛的戰場。早一日打下涼州,漢軍的騎兵優勢就能迅速積累。
荊州、益州將校,甚至所謂的東州系精兵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不懂騎軍戰法。
也只有關羽、張飛、趙云、馬超掌握騎軍戰法精髓。
乘還有精力,打下隴右養馬地,就能擴大騎軍,使騎軍戰法得以傳承。
張飛更認為得到隴右養馬地,擁有騎兵優勢后,反而能從南陽出奇兵侵擾兗豫二州,打得順甚至可以突入青徐二州干擾魏國后方生產。
沒有隴西養馬地,南陽戰場只能防守挨打,魏軍打不進來,荊州軍也很難打出去。
面對中原地形和騎軍優勢的魏軍,荊州軍打贏收割不了多少戰果,可一旦戰敗,必是慘敗。
張飛、魏延說的有道理,劉備還是放棄出兵涼州。
當他拿起一卷來自黃權的奏表時,略感氣悶,黃權也勸他出兵涼州,不要來荊州。
又拿起一卷,見還是勸北伐關隴的奏表,劉備隨手丟回盤中:“田孝先所獻三圖寓意神妙,叔至如何看其中三巴圖?”
太極圖是兩個旋轉的巴字,彼此追逐對方的尾巴,三巴圖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巴字擠在圓圈里旋轉。
太極圖是黑白兩色,三巴圖采用三原色。
在現在這樣的天下形勢里,三巴圖寓意直白。
“臣駑鈍,只知三圖蘊含宇宙、人生至理。也聽太傅、射君近來講學,說久觀三圖可開悟道理,增長智慧。還聽太傅說能參悟三圖奧妙者,可以成仙。又說扈谷亭侯秉性澄澈力能搏虎,蓋因參悟三圖而已。”
“那叔至近來可參悟了什么?”
“臣本遲智,今越發覺得不急不燥,欲無所求。”
“呵呵,叔至,孤問的是三巴圖,非是正反太極圖。”
這下陳到閉口垂頭,劉備從袖中掏出一卷刺繡的三巴圖,攤開盯著:“孔明原先也勸孤,說大軍出荊州,有逼迫孫權降魏之意,亦不利于長久。若乘荊州鞏固之際,出兵秦川可定關隴,能據天下之西。”
“田孝先獻三巴圖,也意在勸孤提防孫權再次背盟。”
“孔明得見三巴圖后,就不再勸孤北征關隴,孝直身在病榻,也不再勸諫。別無他因,孔明、公衡如日中天,孝先、定國如旭日東升。而孤,已日薄西山。”
“孫權若識天數,舉江東來降,孤保其富貴終身。他若與曹丕同流,那就一戰滅之。”
劉備目光落在三巴圖上:“孝先洞悉世情,他能等,孤等不得。此圖,乃是邪圖,若天下長久如此,實不知要枉死多少百姓。蕩滅江東,天下陰陽相爭,可以速定。”
“若非此圖,孤或許會聽孔明、孝直勸阻,提兵出秦川。”
“然如今,開弓已無回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