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里,四個人一時無言。
馬超、龐林整理情緒,關平也沉著臉,沒人愿意說第一句話。
氣氛壓抑,馬超只是仰頭長嘆一聲,說了句沒意義的話:“奈何至此?”
龐林羞愧低頭,關平左手纏著繃帶,也是嘆一口氣,憤懣之情展現在臉上。
不滿,四個人心中都不滿,可又不能私下相互說,當眾更不能說,傳出去就是給自己惹禍,給大家惹禍。
戰斗中孟達存在錯誤,可這個錯誤是局部的,是可以原諒的。
但堵陽、堵陽以南缺乏機動援兵是不可原諒的錯誤、失誤,如果前線再有一個軍,三千人左右,那這場仗就是另一種模樣。
孫朗五千人說到底沒經過系統訓練,軍吏水準低,器械也不足,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是不能用的,正好留在甬道南部積攢經驗。
孟達、申耽固守甬道中的營壘就好,可孟達貪功,想一舉堵死牛金、于禁五千步騎,想等北面回頭吃掉這股步騎。
貪功也就罷了,還禁止孫朗北上參戰,想獨吞,結果魏軍步騎打開缺口,殺死鄧賢、申耽之余,斬獲、擄走近千人。
如果再有一個軍,三千人的步兵安置在甬道東側,阻擊常雕所部,那甬道守軍只需要面對西面的牛金、于禁五千步騎,則能守住甬道。
甬道如一條蛇,最弱的就是中間,甬道中部東側安置一座營壘,布置兩三千人,足以守護甬道不破。
徐祚所部守大營,田信帶虎牙軍出營向北,關平、董種向東,馬超、馬岱、張苞穿插游走尋覓戰機,最差也能把夏侯尚本陣擊破!
堵陽沒援兵,大家不敢放開手腳打;前線缺一支軍隊守衛側翼,導致預計的方案無法施展、達成。
想說的話又不能說,憋在肚子里,危險的情緒在滋生。
田信正要開口,卻收到關平的狠厲眼神。
于是也只能一嘆,情況不一樣了,可越想越覺得憤懣壓抑。
一個軍三千人,大家都求不來;又折了申耽,征北軍編制也沒了。
劉備那里不給新的將軍名號,不給編制,那軍隊規模就無法擴大,這是軍隊合法不合法的問題,除非再爆發一次荊州危機。
可劉備怎么給編制?
東征已經發兵,所有物資、兵員補給都應該向東征傾注,能默許發動宛口戰役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信任、支持,哪能奢求更多?
夏收即將結束,南陽、南鄉還能動員兩萬多人加入東征序列。
東征,才是現在的大事,唯一的大事。
甚至劉備倒在征途中,只要條件還允許,關羽會繼續維持東征,直到吞吳,或者逼迫孫權成為真正的附庸。
一場沒有交流的戰后會議就這么倉促的結束,龐林很是無奈。
三千人很多么?
真的很多,供養一支三千人規模的常備軍隊,大概需要兩萬戶。
可也很少,因為襄樊之役俘獲的北方士兵普遍施行軍屯,給個編制,從里面遴選三五千愿意參戰的老兵真的不難。
誰都盯著這批精銳降兵,尤其是出身北方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