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如果把降軍攥在手里聚在昭陽邑一帶軍屯,那吳家自然就氣炸了,跟在吳家后面的豫州舊部也會不高興。
這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吳懿、吳班這些人的計較自然瞞不過劉備,吳懿留守江陵,吳班跟隨東征。
之前遙封的關中都督現在隨時都可能變現,吳懿自然很看重關中都督一職,可更看重追隨于禁投降的兗州、豫州降軍。
吳家拿到兗豫籍貫的降軍,兵強馬壯,以后有的是機會立功。
可偏偏關羽不搭理吳懿,張飛在益州又暫時管不到這批中原降軍,馬超不想得罪人,給或者不給,其實真正的決策人是田信。
田信不給,吳懿只能干著急。
反正現在的大局是東征,一切資源都應該向東征傾斜。
如果戰爭需要,擴軍也可以,可再怎么擴軍,也輪不到招納中原降兵去跟江東打水戰。
所以吳家哪怕拿到新的編制想要擴軍,田信態度強硬的話,吳家也只能征集荊州擅長水戰的漢人、荊蠻、五溪蠻。
可招募荊州兵員對吳家沒意義,這樣的兵員最少需要訓練半年才能使用,吳家沒這個資源。就算有資源,練好后也有地域限制,或許可以跟著打到中原,但絕不可能跟著吳家再去打河北。
而中原籍貫的降軍重新編組后,訓練成本很低,今后攻掠河北的話,更是方便許多。
現在就看田信肯不肯給吳家面子,讓一步,從手里漏一點中原降軍給吳家。
對田信讓或者不讓,劉備也沒什么好期望的,反正兜得住。
只是虎牙軍改編為征北軍有些可惜,這個番號含金量十足,不亞于關羽的蕩寇軍。
虎牙軍是個地域色彩十分濃烈的番號,在老一代人眼中,虎牙營幾乎就是關中常備漢軍的代表。
派一個外人去當虎牙將軍,就跟派一個暈船的人當樓船將軍一樣。
虎牙軍不宜改編,也沒有合適的關中將領去接管……派誰去,誰都是傀儡。
不是田信故意架空,而是軍隊特性就這樣,越是強橫的軍隊越挑剔主將,除非派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比如趙云就能鎮得住,可拿趙云去統率虎牙軍,大材小用。
這種精銳部隊,遠不是普通將校能撿漏的,想要撿漏,就要做好當傀儡,漸漸融入虎牙軍的準備。
當著劉巴的面,劉備口述安排:“遷從事中郎孟興為虎牙監,擢虎牙典軍羅瓊為鷹揚將軍,隸屬征北軍,遷左參軍龐林為征北監軍。”
劉巴為田信、關姬書寫拜將、策封文表,蔣琬等尚書、郎靠近負責其他人的命令,紛紛提筆記錄,草擬相關詔書。
“遷羽林中郎將張苞為虎步將軍,駐屯博望,隸屬左軍,為左軍副將。”
“轉前參軍馬謖為左參軍。”
“擢左軍司馬董種為牙門將軍,遷馬岱為驍騎將軍,遷高翔為左軍司馬。”
“遷徐祚為安眾將軍。”
“厚恤申耽。”
劉備發布命令,由尚書斟酌令文,稍稍停頓,劉備又說:“追封鄧賢輔翼中郎將,關內侯食邑百戶。”
至于孟達,就算了。
幾乎是漢中之戰以來,第一個戰場上犯低級小錯出現大失誤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