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內頓時相互看看,譙沛武人也沒幾個愿意去的……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也想以名士身份入仕,而非軍吏身份。
看看蘇則,拒絕入仕三十多年,一朝入仕,起步就是郡守。
再看看自己,打生打死三十年,校尉、都尉就是頂層,幾乎不可能擔任中郎將,這是將軍、校尉之間的屏障。更別說交出兵權,去擔任郡守,進而公卿有望。
曹操病死雒陽時,擔心天下有變,有人提議以譙沛人分領天下各軍、各郡,群起響應,可惜話語權握在士人手里,當時夏侯惇、夏侯尚也沒有進行爭取,導致這項提議沒能施行。
結果就是譙沛武人有點像用過的廁籌,用的時候拿來用一用,不用的時候最好永遠沒有存在過這種東西。
現在漢軍北伐,士族還有轉換陣營的選擇權,譙沛武人只能奮戰到底,如果戰敗,他們將失去一切。
以黃門侍郎參軍事的濟北顏斐起身拱手:“下官愿往,不需多少人馬,請撥精兵三百,即可守護糧秣不落于敵手。”
蘇則抬手撫須,略沉吟說:“何人愿調撥三百精兵?”
他手里沒兵,兗州八郡郡守,或代郡守而來的郡司馬相互看看,楊俊開口:“我東郡兵多,可分三百。只是……三百軍不足用,恐廢國家大事。”
顏斐對著楊俊拱手:“固所請精兵,非尋常之兵。”
蘇則也緩緩點頭,說:“今不宜多分兵馬,三百軍士于邵陵之守無有損益,還請楊君調撥精兵。”
“是,不如請郭典軍前往征選,請諸君審閱。”
楊君語氣不快,似乎受不得質疑,蘇則遲疑去看郭奕。
郭奕撫著胸口起身:“此國家計較,下官親往征選,諸公稍候。”
說罷去看帳中文書,蘇則抬手示意,文書提筆書寫調兵長文,楊俊氣呼呼提筆簽字,許儀看一眼蘇則,也瞥一眼楊俊,抬手簽字。
蘇則做事認真,楊俊是天下聞名的名士,受不得質疑,都是有脾氣的人,發生這一幕也是很正常的。
都是為了國家長遠,工作中有爭執很正常,更大的爭執、沖突也有可能發生,別說眼前只是言語嗆人,還算彼此克制。
蘇則、郭奕隨后也簽字后,由郭奕帶著這道調兵長文,與顏斐走出大帳,徑直前往東郡郡兵營壘區域。
如今還在夜禁范圍內,各營營門封閉,營中吏士多數在帳中待命,只有伙夫在營壘空地上埋灶搭鍋,熬煮早餐。
已到了臨戰之際,對各營兵士督管格外嚴肅。
東郡兵營地,郭奕出示調兵長文,守在營門前當值的譙沛籍貫軍吏疑惑,郭奕留幾名屬吏去解釋,自己與顏斐進入營區,向留守營中的軍司馬出示調兵長文。
順便出示的還有楊俊的信物、手書,軍司馬不做耽誤,親自去征選健兒。
未及多久,天色依舊黑漆漆時,六個都伯各領五十余人穿戴盔甲,全副武裝列隊在校場。
守門的譙沛軍吏笑嘻嘻看著這些人跟著郭奕、顏斐離去,對東郡郡司馬說:“軍中諸公多兒戲呀!”
郡司馬田完咧嘴笑了笑,斜倚在重新封閉的營門笑呵呵應和:“是呀,不然某也做不得一軍司馬。”
“哈哈哈!”
“呃……哈哈哈。”
十幾個人低聲做笑,笑聲里田完轉身回營區,朝地上啐一口。
見他走遠,守門的譙沛軍吏也啐一口地,很是不爽快。
升官升的最離奇的,可能就是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