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得選,楊豹也沒得選,繼續逃跑,楊豹撐不住,必須有一個把消息帶回去,還要偽造陣亡的證據。
最終只有一名騎從留下侍奉楊豹,攙扶楊豹下馬,橫舉鞘中刀劍站在原地,等待漢騎的處置。
背負赤旗的無當飛騎不做停留從他們兩側奔馳而過,這種事情見多了,自有后面的步兵處理。
姜維跑了不到三里地,就見遠處一支魏軍騎士正向西而來,見己方近萬騎突圍,那支魏騎也調頭向東撤離。
張郃只是想帶著僅有的騎兵上前觀戰,看一看戰斗具體,沒想到就見己方萬騎東逃的震撼場面,哪里還敢多待?
汝水橋就一座,周圍可沒有浮橋!
張郃朝汝水橋所在原路逃奔,但也給太多魏騎指引了突圍的方向,汝水橋也是漢騎追擊唯一的方向。
背負黑旗的夏侯衛騎在姜良率領下不管不顧,直撲汝水橋,企圖全吞北岸東逃的魏騎。
姜維逃到對岸,又調頭回來隔河相望,汝水河面薄冰已被魏騎踐踏破碎,依舊有魏騎策馬橫渡,企圖穿過冰冷的河水。
馬匹多長嘶不已,劇烈奔跑后,馬兒適應不了這種劇烈的冰冷反差。
姜維看到姜良揚矛調度各隊的身影,不由大口呼吸,不知該怎么面對這位易名假死的從叔父。
又想到了楊豹,很想策馬沖回對岸,可漢軍再好……天水郡卻在大魏手中。
許多魏騎逗留岸邊觀望對岸,情緒、想法各不同,這些從金城、武威、張掖、武都、天水、安定、張掖屬國與關中征召來的騎士氣喘吁吁,醞釀著一種難以描述的情緒。
對岸最少被堵住三四千騎士,卻被追上來的無當飛騎、夏侯衛騎包圍在河灣,進退不得。
赤旗騎陣依靠滍水列陣,黑旗騎陣堵在汝水橋,依著入睡列陣,密密麻麻的魏軍騎士堵在汝水、滍水匯流處。
他們面前就有一條寬兩三里的通道,一時間失去指揮調度的魏騎不知所措,擁擠在一起。
軍人也是人,當失去領袖、頭目時,越多的人混在一起,聲音嘈雜不僅無法議論,還會助長恐慌,讓本能鎮定思考的人也失去思考能力,渾渾噩噩追隨大眾,不知自己該干什么、想干什么。
他們對面夏侯衛騎、無當飛騎士氣高昂,身處集體之中,仿佛前后左右袍澤的力量增幅、加持到自己身上。
姜維細細打量汝水寬度,如果漢軍逼的再緊一些,陷入驚慌的魏騎前赴后繼,興許還真能從冰河中突圍而出。
現在陷入僵持,絕望情緒彌漫,疲倦的魏騎漸漸失去抗爭的勇氣。
“萬歲!”
“萬歲!”
突然對岸黑、紅兩陣騎軍開始歡呼,他們揮動手中的矛戟,大聲吶喊,聲腔之中透著喜悅、亢奮。
就見田信騎乘蒙多舉著方天戟漸漸出現,方天戟上舉著一枚首級。
田信緩緩靠近這些驚慌失措的魏騎,生怕這些人調頭就往汝水突圍,到那時最大的繳獲就沒了。
他斜舉方天戟,掃視前排的魏騎軍吏:“此鄢陵侯曹子文首級也!諸君何不棄暗投明,與我打回家鄉,匡扶漢室!”
姜維盯著對岸的一切,聽不清楚田信在呼喊什么,他與周圍的雍涼騎士情緒悲愴,見對岸袍澤一排排下馬請降,也就紛紛調頭逃亡。
再不跑,對面的漢騎又會追過來,到時候投降或者不投降,都是一個為難的事情。
姜維不遠處,司馬懿穿一身煙火燎熏顯得破舊的襦鎧,一手抓著韁繩,另一手里攥著銅印。
他也調轉馬頭混在其他騎士中沿著道路逃亡,手里鼻鈕印刻著:‘司馬文匡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