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康走出拱手:“領軍何故至此?”
“奉詔探究俘虜吏士心意。”
吳班遞出一卷素絹材質的詔書給馬康,笑說:“得益于我軍大勝,彼輩多生投效之心。宴席間皆是恭維阿諛言語,故多吃幾杯酒,延誤歸期。”
中軍序列里,吳班這個領軍將軍之上只有中護軍或護軍將軍;余下高翔、馮習、陳式、張南這四大部督都低吳班半級。
若不是吳懿突然陣亡,吳班肯定會派到前線領軍參戰。
吳懿的陣亡,導致吳班情緒不穩,吳家部曲也需要整頓,這才導致吳班留守大營。
門縫稍稍開大,馬康借助火把審視手中詔書時,就聽吳班突然大喝一聲:“馬康從賊欲反,某奉詔來擒!”
喝聲時劍已搭在馬康脖間,吳班厲目環視馬康身側甲士、官吏,呼喝:“持械反抗者以同謀論處!”
馬康怔怔看著吳班,見左右不敢動,鼓足勇氣高喊一聲:“吳班謀反!”
城墻上一片拔刀聲,吳班喝斥:“我奉詔平亂!諸軍不可妄動!”
馬康見左右遲疑,更是大喊:“封閉城門!靜候陛下裁決!”
“馬康謀反!城中有同謀者!”
吳班也是大喊,手中利劍稍稍前遞,劍鋒劃破馬康脖頸流出一條血線。
馬康在極端驚恐中尖聲呼喊,嘶喝變聲:“我欲以死明志!”
說罷前撲,吳班抽劍欲躲開,劍刃還是劃破馬康脖子,一團熱血就噴在他臉上。
“明公!”
“吳班謀反!”
“放箭!”
城門處爆發戰斗,吳班如何能敵幾十倍的守軍?
稍稍接戰就往后退卻,守軍也不敢追擊,抬著重傷將死的馬康就往城里跑,烽火當即就點燃。
“馬康謀反!”
吳班退回俘虜營壘,對著值守營督咆哮:“快快擂鼓聚兵守衛各營!”
營督吃驚愕然之際,吳班踏步上前經過時已一劍刺入他脖子:“如此推諉,必是馬康同謀!”
一甩劍上血珠,吳班直入營壘,營督身邊的軍吏、甲士彷徨不知所措。
現在的發生的事情,超出了他們理解范圍內。
隨著吳班十幾名親兵對著他們突然舉刀殺戮,營中士兵已然醒悟,紛紛大呼:“吳班謀反!”
“吳班謀反!”
混亂中,許儀撲倒一名漢軍甲士,兩人滾在一團。
吃過酒的軍吏大多裹足不進,相互用目光接觸,去幫許儀,那大家都會遭到漢軍攻擊。
不幫許儀,那死的可能只有許儀一個人。
信任危機就在此刻爆發,見虛弱的許儀即將被翻身的甲士壓住,甲士已拔出匕首要刺死許儀,這個時候典滿抄起甲士丟棄在邊上的環首刀,雙手握持,踏前扭腰橫斬,一顆甲首滾落在地,許儀大口呼吸一臉虛汗。
“俘虜謀反!”
營中一名軍吏見典滿揮刀斬殺袍澤,當即恨聲大呼:“營中俘虜謀反!殺!”
董祀奔跑中身中一箭撲倒在地,艱難朝營門攀爬,沒幾步就被經過的一伙漢軍甲士長戟刺死。
蔡襲在董祀中箭時就蹲伏在地,抱著腦袋蜷縮在地,十幾名漢軍打著火把經過時見蔡襲還活著,以矛戟來刺。
利刃面前,不分出身貴賤,皆被扎死,被拖到營門處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