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真的來錢快,荊州士人早知早覺,現在一只賣到益州的小公貓都要價值萬錢。
大家頗有默契,除了種貓外,外售的普遍是公貓。
為了撲殺、驅逐老鼠,別說貓,就連虎糞都有人收購,收購了曬干放在屋舍角落里,以恐嚇老鼠。
水沸騰,田信以沸水清洗綠瓷杯,對李嚴說:“茶具中,木杯或有清香,卻多沖洗不凈,有異味。玉杯精美質純,卻是奢靡之物,與茶性相左。唯有瓷杯,混合水土,以木火煅燒,成金玉質地。人之技藝能化迂腐為神奇,可見一斑。”
沸水泡熱的瓷杯里撒入茶粉,分批加入沸水用茶筅細細攪拌,田信泡好四杯四碗,由龐宏轉遞給李嚴、廖立。
在春日正午陽光下坐了小半個時辰,李嚴渴不渴?廖立渴不渴?
不知道他們渴不渴,反正田信有些渴,細細品味瓷杯中的茶湯,心中暢快許多,看李嚴愈發順眼。
稍稍想了想,田信說:“茶如此,酒亦如此。正方兄可督工造大缸,以這類大缸釀酒,可成李氏千年不易之家業。”
正品茶的李嚴如天雷擊頂,身子顫了顫,臉色漲紅,眼睛瞪圓,漸漸回神過來,托舉茶杯鄭重看向田信:“仆敬陳公一杯。”
廖立眼珠子差點掉出來,低頭看手里的綠瓷茶杯,還有翠綠茶湯,頓時感覺這跟金杯、金湯一樣,散發著濃郁金色光輝。
田信單手舉杯應一下,隨意說:“以正方兄眼界,早晚自能察覺瓷器于釀酒之妙用,我不過小有急智,算不得功勞。”
小飲一口茶湯,田信就問:“軍糧儲備如何?”
“不容樂觀,未曾想到北伐凱旋時,能有四十萬軍民同歸。”
李嚴斂容:“若非陛下率軍返回益州,以荊湘儲糧,五月前必然告罄。今草木萌發,百姓可就食于野。我軍若東擊吳寇,恐賊堅壁清野。若到六月天氣悶熱時,更不利大軍。”
荊州、長江沿線的悶熱氣候對戰爭行為并不友好。
襄樊戰役爆發于七月下旬,劉備東征也避開了盛夏悶熱。
這場計劃于四月初發起的局部戰役,真正作戰時間只有一個月,六月前不能取得實質戰果,就必須后退。
不然中暑、疫疾引發的疾病減員會導致戰力下降,不利于長遠。
具體負責籌措軍糧的李嚴都說儲糧不夠,那就是真不夠。
這起局部戰役參與者較多,有趙公驃騎將軍馬超及所部左軍;還有商侯前將軍關平,西鄉侯張苞、周侯張紹,以及伉鄉侯光祿勛湘州刺史黃權,和樓船將軍趙累。
李嚴只是個運糧的,雖說前線怎么打是前線的事情,可打的不順,無法就食于敵,那壓力就轉移到李嚴頭上。
李嚴籌糧范圍只在江都尹境內,境內麥城有余糧,這筆糧李嚴沒動;境外北府始終有一批應急干糧。
除此之外,就剩黃權洞庭湖水師家屬制作的魚干可以充任軍糧;再缺的話,就得從益州調運。
益州支援北伐已經空了,現在劉備帶著五萬大軍回去,諸葛亮的壓力也很大。
田信飲著茶,詢問龐宏:“巨師兄,鄧城儲備多少干糧?”
“約在六萬份。”
龐宏略作考慮:“干糧時有損耗、增補,至四月末,應能有八萬份。”
這是糅合雜糧、面粉,以油脂炒熟的炒面,每份可供一名甲士兩日消耗;如果是為了充饑,每份混合野菜制成糊糊,能吃六七天。
廖立始終在旁觀,田信略作考慮:“此次軍糧若有不足,就近可從麥城借糧,若還不支,我調北府軍糧補做軍用。”
這下李嚴心中有底,如果戰事拖延,北府的軍糧運抵,北府兵沒道理不參與。
北府兵參與……保底也能橫掃江北,打通武陽關,為建立汝南軍屯區奠立基礎。
義陽軍屯區是張飛屯軍地,汝南軍屯區是豫州牧龐林的落腳地。
劉封弄了個燕王兗州牧,那兗州刺史龐林只好另做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