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歲的女子本就身子淡薄,稚氣未脫,還背著孩子下地操持農活的事情,不算少見。
“生育孩兒,終究是青華身上掉下的肉,人血肉就這么些,多有生育,自不利于壽數。”
田信卷了畫卷,扎好裝入長筒,與關姬走向青傘蓋下:“研習醫術多是男子,我以為不妥。青華回去后,應該籌備女子學堂,教授工、農、醫術等等技藝。”
關姬略遲疑:“夫君非去廣州不可?”
“要去,我去才能令士家安心,也才能征士燮入朝。”
田信抓著她手,細心講述:“雖遣偏將能定廣州,也能使士燮入朝,但少有誠意。唯有我去,才能使交廣士民膺服,才能讓州郡土民知曉天國威儀,不敢造次。”
關姬另一手撫著依舊平坦的腹部,若沒有這個孩子,她將隨田信一起去廣州看南海。
她也不知大海是怎樣的,為了平穩送她回去,田信會陪她回江都,將最終出征的陣容、補給、后續人員調動安排好。
見她低落模樣,田信細心安撫:“看不到南海,就看東海。待諸夷撫定,孫權存留無益時,大兄統兵在前,你我統繼軍在后,去看看吳越風光。”
關羽的封地會從江東選一個,關羽的陵墓極有可能選在江東,關姬于情于理都要陪關羽去看一看。
南方瘴疫在田信眼里不算什么,可現在交廣二州如同熱帶雨林,氣候對關姬不友好,各種防不勝防的毒蟲、蚊子更是不友好。
只能送她回去,免得出現意外。
之前關平的局部戰役沒能發動,這場平定交廣二州的局部戰役……跟關平也沒關系。
不論劉備、關羽,還是其他重臣,都在推動一件事情:降低自己的軍事威望。
交廣二州平定之戰因為自己參與募兵、練兵的原因,就顯得有些奇妙。
首先一戰平定二州,功勛很大;其次動用軍隊不超過二十個營,卻有數倍的仆從軍;最后一點,這幾乎是必勝的仗。
如果關平、張苞來,不利于他們成長、樹立自己的軍事威望。
所以只能選其他人,人選也早已圈定,跟荊州人、益州人無關。
首先是步兵統率,將由夏侯蘭充任,以‘行征南將軍’的職務統兵;水軍統率是伏波將軍趙累。
收復交廣二州,足以奠定兩人的功勛,一舉成為朝堂重臣,獲取開府的資歷。
現在就這樣,關羽不需要爭,哪怕關羽在東征以來處處退讓,該是關羽的就跑不了。
夏侯蘭、趙累扶立之后,就輪到做積蓄,給關平培養班底的時候了。
關平今后估計很長時間里都會留在江東,避免留在中樞,稍不注意就影響、插手政局。
至于張飛兩個兒子是什么想法……無從知曉,彼此沒有那么親密的關系,對未來是什么展望,依舊是個秘密。
反正軍權底線已經說明白了,一家最多掌握三個軍。
劉備、關羽之后,自己掌握三個軍;自己之后,應該是讓關平或關平的兒子掌握三個軍。
至于張家,排隊去吧。
如果夏侯家族以相對平穩的方式融入漢帝國內,勢必依附張家,張家自能迅速膨脹起來。
必須壓制,等夏侯家族這一茬人消亡后,才能給張家機會……就算給,也是有底線的。
如果張家有人接任大將軍,順利掌握三個軍;那田家、關家必須直接掌握四個軍。
只要軍權維持平衡,從亂世中走出的人,自然會珍惜難得的和平。
劉禪是否會配合?應該會。
劉禪之后呢,自己也有辦法讓對方學會什么叫‘祭由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