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跟孫權沒什么好說的,連孫權脖子上掛著的三顆拳頭大金印也不要,只是安排孫權及大部分江東降臣遷往江都,交由皇帝處理。
至于城中閉門在家的張昭……就讓他一直在家等著吧,關羽可不愿登門拜訪,再看張昭表演一場感人肺腑的亡國忠臣哭戲。
就連潘濬這個人,關羽也不過問,全程只是拉著諸葛瑾的手,乘載青傘蓋戎車巡閱各支軍隊。
這是吳軍熟悉的戎車,是麥城一役時孫權遺棄,被漢軍繳獲的戎車。
把投降的軍隊穩住……其他人還能有蹦跶、反抗的余地?
“潘濬所練新軍實在可惜,若是孫權能有始有終,使潘濬執掌新軍,恐怕其國非速亡之國。”
關羽頗為感慨:“三吳、兩淮亦有英杰,奈何孫氏不能盡用其才。君臣相疑,焉能謀斷天下?”
諸葛瑾嘴唇顫抖想說什么,良久只是一嘆,什么都說不出來。
難道要說朱然、周泰、胡綜、韓當、呂蒙等吳王心腹、鐵桿都被你女婿砍了?
兩軍廝殺各為其主,這也怪不了田信,只能怪南方地形如此,怪吳軍行軍以舟船為主,怪吳軍缺少騎兵。
不似魏軍主將,戰事不順的時候,數千騎散開跑,總能掩護主將順利出逃。
見諸葛瑾神情低落,關羽也不說下話,不時招手回應降軍的呼喚。
一個個百人方陣的吳兵只穿淡綠號服,肩披灰黑寬巾,徒手結陣移動,與關羽之間隔著一道東府兵人墻。
這些吳兵投降后,要么改編為東府兵,要么改為郡國兵,再要么退役為民。
整個吳兵行進方陣,都洋溢著一種輕松、活躍的氣氛。
新軍一百個方陣后,就是各將部曲陣列,其中丁奉所部選三百人結陣行進。
身在陣列中,丁奉能清晰感受到部伍散發的喜悅心態,仿佛跟打了勝仗一樣。
關羽也只是多看了幾眼丁奉的方陣,許多降將、軍吏見丁奉方陣從容經過關羽戎車,也都松了一口氣。
吳軍折損太高,孫權本人的近衛兵都換了一茬,更別說外圍部隊。
現在丁奉這支軍隊,是唯一一支傳承久遠,具有斬殺黃祖、黃忠、董種的驕人戰績;另一支有斬將記錄的是周魴,但這是陣前刺殺,不能拿來說事。
閱兵完畢已是午后,關羽協同諸將一同宴飲。
場中漢將、中高級軍吏不足百人,然而降軍營督以上的中高級軍吏四百余人,這還是三十多名宗室將領隨孫權離去的后果。
降軍軍吏情緒普遍不高,以做好了強顏歡笑的準備。
但漢軍軍吏自行用餐,相互交流,并無離席滋擾他們的行為,彼此互不干擾。
周胤舉杯淺酌,他坐在漢將席位,看著降將席位的許多友人、故交,心情復雜。
他目光與前排列坐的蔣休、周承接觸,蔣休垂目不對視,周承兄長戰死麥城,隨身攜帶的幼平刀被關平繳獲送給了田信;父親周泰又在漢軍東征時與蔣休兄長蔣懿一起被田信斬殺。